就在荷蘭人積極備戰的同時,駐守在呂宋的西班牙人也在忙碌著。
此時的呂宋馬尼拉城剛剛經歷了一場大亂,隨著總督岡薩雷斯戰死,出兵臺灣的大軍和艦隊全軍覆滅,此時呂宋各地的西班牙兵馬只剩下兩百多正規軍,以及一千多土兵而已。
至於艦隊的話,則只剩下一艘巡洋艦而已,這已經是西班牙人在遠東地區的所有海上力量了。
而西班牙人從本土調集的援兵還沒有抵達,最快也要在年末才能抵達呂宋,所以此時馬尼拉城內的所有西班牙人都非常的惶恐,如果大明在這個時候出兵進攻呂宋的話,那西班牙人是沒有任何能力抵抗的。
幸好此時大明也是剛剛結束了三線大戰,正在忙於處置臺灣建省的事宜,並且出兵在中南半島經略,不管是兵力調動,還是錢糧支出,暫時都沒有能力和時間再出兵呂宋。
這也算是西班牙人的幸運了,只不過這樣的幸運能支撐多久,所有西班牙人的心中都沒有底氣,只能是過一天算一天。
在馬尼拉城內,剩餘的西班牙人慌張的搬運各種物資,企圖將城池的防禦儘可能的加固,在本土援軍抵達之前,讓馬尼拉城不至於提前陷落。
但是城中稀少的守軍,以及各種各樣的傳言訊息,讓城中的西班牙人惶惶不可終日,甚至一些平日裡被西班牙人欺壓的華人、土人,也開始變得不聽號令,甚至在馬尼拉城內各處角落裡,開始不時出現落單西班牙人的屍體,這就更加劇了城內西班牙人的恐慌程度。
轉眼到了十月中旬,一艘西班牙巡洋艦出現在馬尼拉城外的港口內外面,這艘巡洋艦便是西班牙援軍的先遣戰艦。
由於西班牙距離呂宋太過遙遠,並且以現在西班牙的軍力和國力,要想拉起一支戰力、軍力足夠的援軍,也需要大量的時間。
所以為了保證在此期間呂宋的安全,至少要維持住呂宋守軍計程車氣和軍心,所以一艘速度較快的巡洋艦便被提前派來,用來穩住人心和士氣。
這艘巡洋艦上,還搭載了一百二十名西班牙正規軍,當地戰艦進入港口,一百二十名西班牙正規軍上岸,隨後進入馬尼拉城的時候,馬尼拉內外的所有人都震驚了。
那些西班牙人紛紛歡呼起來,熱烈的迎接來自本土的援軍,哪怕只有區區一百二十人,外加一艘巡洋艦,但是這其中的意義重大,說明馬尼拉,說明呂宋,並不是孤懸海外的,本土並沒有放棄這片在遠東地區的殖民地。
但是馬尼拉內外的華人和土人卻是全都沉默了,西班牙人正在支援呂宋,之前的鬆懈也全都被西班牙人記下,以後還不知道要面臨多少來自西班牙人的怒火和報復。
於是隨後的日子裡,馬尼拉連同呂宋各地的土人、華人都變得安分了許多。
而西班牙人在當眾處決了一些“兇手”之後,也並沒有將報復行動擴大化,而是開始全力鞏固馬尼拉城的防禦,並且開始徵召土人、編練軍隊,準備全力守衛呂宋。
而在此時的中南半島上,李定國率領的廣西道駐防軍五個營已經拿下了整個安南國,並且開始派出大批的斥候向暹羅、八百媳婦等國滲透,隨後跟進的各部騎兵也開始逐一拔出英國人在各處設定的小型臨時據點。
至於李定國率領的主力大軍,目前只有這廣西道的駐防軍五個營,廣東、雲南等地的駐防軍已經各自返回了駐地。
畢竟此時大明的軍費開支數額太大,已經到了必須要節省一些的時候。
不過李定國的身後還有大量的援兵正在趕來,那就是朝鮮國、日本國的十幾萬僕從軍,目前正在從安東都護府各處港口乘船出海,從海路沿著大明的海岸線一路向南,準備到中南半島參戰。
而英軍方面,此時也正在調兵遣將,隨著喬西普的戰死,以及其所部兵馬全軍覆沒,此時盤踞在印度的英國東印度公司也是在“高速運轉”著,不但將散落在印度各地的,所有能夠抽調的兵力集中在加爾各答,同時集結起來的,還有數量可觀的印度土兵。
這些兵馬將在加爾各答整訓一段時間,等待從本土調來的艦隊與援兵,然後便要向東進發,與大明帝國繼續爭奪中南半島的主導權。
自從喬西普戰敗身死後,東印度公司便開始向本土求援:“一個強大而古老的東方帝國正在對外擴張,如果不能將這股擴張趨勢扼殺在初期,那麼大英帝國在遠東地區的利益,將會被東方帝國徹底吞噬。而在遠東地區,歐洲人將再沒有立足之地,文明世界也將面臨一場浩劫!”
隨後,英國在歐洲咄咄逼人的進攻態勢有所收斂,同時一支規模龐大的援軍也在集結之中,並且以最快的速度整頓、出發,朝著印度方向跨海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