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八百四十九章 臺灣建省

此時劉衍顯然已經有了人選,說道:“臺灣省的布政使由濟南府知府史可法升任,臺灣省的督查使由東昌府督查署署長馬士英升任,臺灣省總兵官由湖廣道長沙營參將劉良佐升任。”

眾人聞言紛紛贊同,對於史可法、馬士英、劉良佐幾人,內閣眾人還是非常熟悉的,這三人都是原本南京朝廷的重臣,算是能力強、識時務的,並且在各地經過新政的歷練,已經有了很大的蛻變。

根據山東巡撫顏繼祖的奏報,史可法在濟南府任上很是幹練,原本的迂腐、執拗之氣,早已經蕩然無存,取而代之的是果斷、幹練。並且現在的史可法對於大明新政非常的推崇,不止一次在公開場合斷言:“新政乃是富國強兵之神器,大明厲行之,當可重現貞觀氣象!”

由史可法掌管臺灣省的民政,自然是恰當人選。

而馬士英此人,原本在南京朝廷的風評就不怎麼好,是一個公認的爭權奪利的弄臣。

只不過這幾年在東昌府督查署署長任上,馬士英已經發生了質的變化,對於權柄不再過度關注,而是一門心思的在東昌府推行督查制度,據說乾的非常有成績。可以說劉衍將馬士英丟在東昌府歷練,這一手還是非常成功的。

至於劉良佐,此人原本是南京朝廷的一個“軍頭”,因為向劉衍效忠快,被劉衍直接扔到皇明軍事學院進修,並且在江南穩定之後,授予了湖廣道駐防軍長沙營參將的官職。

這幾年劉良佐一直在厲兵秣馬,長沙營在劉良佐的手中,戰力得到了巨大提升,按照湖廣總兵官高傑的說法:“長沙營乃是湖廣道駐防軍戰力最強的一個營。”

所以將劉良佐調往臺灣道,負責籌建臺灣省的駐防軍各營,也算是恰得其分的。

劉衍繼續說道:“另外,臺灣省是一個海島,東洋艦隊要分出至少兩個支隊的戰艦駐防在臺灣各處,並且要儘快在各處建立相應的造船廠、修理廠,將臺灣島打造成大明海軍的軍工基地和造船基地!”

“在軍事上,臺灣省隸屬於東南都督府,由都督鄭成功負責,朝廷之中,民政部、財政部、海軍部、國防部都要準備專項資金,全力支援臺灣建省的各項開支,在兩到三年內,將臺灣省初步建設成規模!”

眾人紛紛領命。

臺灣建省的訊息很快就傳開了,各地的商賈也是聞風而動,紛紛開始準備到臺灣去淘金。

這倒不是說臺灣各處有什麼金礦,而是臺灣一旦建省,朝廷必將在臺灣各處投入海量的錢糧,可以說在接下來很長的一段時間裡,臺灣各地都是機會,這些商賈只要捨得力氣,就一定能賺到銀幣。

於是一時間,民間各地的商賈開始大量向福建彙集,隨後從福建各地出海前往臺灣。

同時,這些商賈還將大量的物資、錢糧一併帶到了臺灣,進一步刺激了臺灣各地的經濟和民生。

與此同時,朝廷的任命也飛馬送到了史可法、劉良佐、馬士英三人的手中。

在濟南城內,史可法接到任命之後,當即換上官服,再次來到濟南府各處巡視,看一看自己奮鬥了多年的地方,還特意去了城外鏵山東村巡視,這裡可是濟南府有名的“移民村”,也是史可法重點扶持的一處地方。

史可法用了幾天時間走遍了濟南府各處,然後才到巡撫衙門拜見顏繼祖。

此時大明各地的巡撫其實已經沒有太多的權利了,按照新政的要求,巡撫掌控的軍權全部移交給各地總兵官,而民政權也被各地的布政使分走了不少。

不過對於顏繼祖而言,這些都不是問題,畢竟到了自己這個年紀,又有與劉衍的特殊關係在,這個山東巡撫簡直不要太舒服,不但官職、待遇一樣不少,而且還沒有什麼責任和事務,完全就是提前養老的狀態。

見到即將升遷前往臺灣的史可法,顏繼祖不禁感慨一番,說道:“臺灣是華夏疆域,也是海防要地,史知府,不,現在要稱呼為史藩臺了,到了臺灣之後,一定要大力開發各處,開墾農田、興修水利,儘快將臺灣的民生搞起來才是......”

面對顏繼祖的“喋喋不休”,史可法始終恭恭敬敬的聽著,最後說道:“撫臺大人的教誨,屬下銘記於心,一定不負朝廷的重託,不負撫臺大人的教誨!”

與此同時,馬士英也做好了赴任的準備。

馬士英用了幾天時間,與東昌府的一眾同僚作別,然後便輕車簡從,只帶了三個僕人隨從,僱了一輛馬車,帶上了一些簡單的行禮,便從東昌府出發,前往靈山衛,準備從靈山衛走海路,直接前往臺灣島。

此時馬士英的心中非常的暢快,甚至對著三個僕人隨從笑著說道:“從今以後,當真是天高海闊任馳騁,一展宏圖報國恩了!”

而在長沙城外,劉良佐也已經踏上了路程,此時的劉良佐一身戎裝,帶著一隊護衛策馬向東馳騁,至於家眷什麼的,則是一概不帶,等到自己幹出一番成績之後再說。

“哈哈!”

“想不到我劉良佐也能總兵一省大軍,這下可要大展宏圖,在如今這大好時候,趕出一番名留青史的大事業來!”

歷史大勢浩浩蕩蕩,原本個人的命運軌跡在這種大勢之下,已經全部發生了轉變,朝著未來不斷演變著。

大明群臣如此,在爪哇和呂宋的荷蘭、西班牙人同樣如此。

就在劉衍全力建設臺灣島的時候,荷蘭人也在爪哇緊張忙碌著......

為您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