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長久”
他不識字,卻將這三個字唸了出來。
……
練劍,修道,學畫,半途而廢……
他努力回想著他所能想起的一切。。
許多記憶隨著大師姐的現身散去了遮擋的面紗,露出了原本的面貌。
某個埋在記憶深處的夜晚,幽靈般浮現了出來。
“那時候,大師姐讓小道士去蓮花靜閣之中,說要給他講一個故事。”寧長久沉默了許久,還是決定說出這個故事。
蓮花靜閣是道觀的書閣。
雖是書閣,但從未有人前去看過書。
閣中藏書無數,最中央的地方,有一朵近乎恢弘的、由上萬多花瓣組成的蓮花。大師姐告訴他,每一片花瓣都是書。
她摘下了最上方簇擁的三片花瓣。
“我給你講的這個三個故事,它們發生在不同的年代,分別是三千年前,五百年前,還有現在。它叫做……”大師姐幽幽地說出了那四個字:“獵國計劃。”
獵國計劃。
寧長久不知道其中寓意著什麼,只覺得觸控到了貫穿整個世界的崢嶸白骨。
“為什麼要告訴我這樣的故事。”寧長久問道。
大師姐的回答很奇怪:“因為你還小,現在告訴你,長大後你就不記得了。”
後來他果然不記得故事的具體內容了。只記得“獵國計劃”四個字,並知道,這是當下正在發生的事情。
獵國?獵的什麼國?
這個答案在如今看來,應是不可思議卻不言而喻之事了。
那段記憶雖然深刻,但在漫長的修道歲月裡不算什麼,之後修道如潺潺流水東去,先入小溪,再入河流,接著淌入大江,奔湧入海,一切都發生得那般自然。
如今回憶起來,最隨和的五師兄,反而是觀中最奇怪的人。
其餘師兄姐經常下山打妖怪,不在山中,而自己學有所成之後,也隨著他們下山獵過幾次魔,他原本看到那些比自己大數千倍的凶神時,手抖得拿不起劍,但幾次之後,他發現它們在師兄姐手下好像紙糊的燈籠,於是打魔頭時,他通常負責肅清道路,敲開洞府,然後讓師兄師姐去收拾洞窟中長得最凶神惡煞的怪物。
但是細細想來,五師兄好像從未下過山。
他一直在山上研究一大卷一大卷的書籍,那些書籍整齊地按卷分好,然後寫下幾乎不輸於卷宗原本厚度的書。這就是五師兄一直在做的事情,做了不知道多少年,醉心其中卻不覺枯燥。
寧長久的生活自以為是很平凡的,他偶爾會偷偷去道觀的深處,盯著那扇緊閉的門,想象著門忽然開啟,師父從中走出來。
寧長久雖沒有見過師父,但知道她是很漂亮的女子,因為大師姐和四師姐都很美,但她們說起師父時,或多或少都會流露出心神往之的神色。
修行者最重要的是修行,大部分時候也在修行。
但寧長久對於自己的修道之路並沒有太多的回憶。
因為那條路太多順遂。
直到十六歲那會,他的生活起了些波瀾。婚書如火雀飛入掌間,他心中微微恐懼,深思熟慮之後選擇了拒絕。
之後幾位師兄姐在觀中待的時間也越來越少了。
六師兄也越發孤僻。
這時候的寧長久已經知道,六師兄並不是人,而是妖。但是他從未見過六師兄的本體。
時光如水,轉眼十餘年。
飛昇之前的一年裡,五師兄給了他一本書,讓他在一年中將這本書完全地參悟研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