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一百三十八章:東方的臉書

o5年推出的校內網,也就是人人網的前身,其模式可以說是基本參照大洋彼岸的Facebook,也就是我們常說的臉書。

臉書是由扎克同志在大學時代所建立的一個社交網站,雖說後來火的一塌糊塗,秒天秒地秒空氣,甚至還秒了微軟!

但最開始,它也是一步步走過來的,小扎同志一開始,也並沒有多麼遠大的格局和志向。

這從它最開始的定位人群就可以看出,只是侷限於大學生群體。

或許,小扎同志建立這個平臺的初衷,可能更多的只是想透過這個社交平臺,和其學校裡的某位妹子認識一下。

只是後來平臺做出來之後,一看,居然有這麼多人捧場,貌似大有可為啊。於是緊鑼密鼓的開始擴張,本校區的範圍已經太小,應該展波士頓其他大學的妹子。

就這樣,一步步的,從本校區,擴散到波士頓其他大學,再到全國的大學,繼而將高中群體以及社會人士納入交際圈,奠定了多年後Facebook數千億美金的市值。

以上之言,或許並不全面,但就整體上來說,臉書的受眾人群展,是遵循的如此一個原則。

最後的結果,也不用多說,在多年後,市值甚至過了微軟!

而遠在大洋彼岸的華國,一個仿照其誕生的校內網,經歷過最初的火熱之後,為什麼卻黯然離場了呢?

顧恆前世有玩過一段時間的人人網,曾聽到過幾個笑話,或許可以大概的解釋一下。

內容大概是這樣的:

一哥們用的工作郵箱註冊了人人網賬號,郵箱通訊錄裡有其平時聯絡的一些人,包括公司領導,學校導師之類。

然後人人網為了推廣其平臺,就透過匯入這哥們註冊郵箱的通訊錄,並以這哥們的名字,給其通訊錄上所有的聯絡人了推廣郵件。

郵件是這樣寫的:某某領導(領導在通訊錄內),我是某大學的某某(那哥們名字),我已經在校內網認識了很多美女,還可以跟女同學聊私密的事,快來加入吧!

先不提美女和私密的事情,最逗比的是,那哥們還有喜歡給人起外號的毛病,他有一姓張的導師,長了白頭,那哥們就給他導師起了個外號叫張白毛,郵箱上也是備註的外號名。

原本在個人郵箱的通訊錄上給導師用外號備註一下也沒什麼,反正沒人知道不是,可人人網的推廣郵件卻是這樣寫的:

張白毛,我是某某,我已經在校內網認識了很多美女,還可以跟女同學聊私密的事哦,快來加入吧!

可以想象,這位哥們在得知真相後,內心是有多少匹草泥馬在奔騰而過。

而顧恆當時聽過後,幾乎是笑噴的,並在第一時間將註冊郵箱上的通訊錄檢查了一遍,生怕重蹈那位哥們的覆轍。

從這也大概可以分析出,人人網失敗的原因,究其根本,是隻學會了臉書的平臺,卻沒學到其內在的精髓與本質。

何為社交?就是社會交際!

大家都想和誰社交?志同道合的人,感興趣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