臉書紮根於校園,花了數年時間一步步往外拓展,其根本,就是抓住了社交的本質,沒有盲目的去追求數量,而是讓使用者在平臺上能夠真正體會到社交的樂趣之後,透過使用者的口口相傳以及口碑酵,越到後面,其爆的潛力就會很驚人。
相反,國內的人人網卻是過度追求一些資料,想著要在兩三年之類把使用者做到幾億,使用一些讓使用者反感的宣傳手段,是個人就往平臺上展,以至於新使用者留不住,老使用者失望之下紛紛撤離。
要知道,校內網一開始的定位人群就是大學生,他們感興趣的社交群體,絕對不是一群衝著“和美女私聊”這個點來的使用者,更不是那些動不動就喜歡在網格上罵娘和詛咒死全家的使用者。
可以想象,當越來越複雜的人湧入之後,人人網即便是資料好看了,其使用者的粘性反而大幅度下降。
原本的學生群體,失望了,離開了!
後來衝美女來的新使用者,逛了一圈,現沒美女,還不如去上個小黃網,也跟著離開了。
所以,在顧恆看來,人人網的沒落,並非是社交在國內沒前景,而是其本身展有問題。
若非如此,多年後同樣主打社交的微博為什麼能火?因為它抓住了社交的一個本質,抓住了明星和名人,這個讓廣大使用者感興趣的群體!
或許有些人會說,人人網的沒落是因為扣扣這些對手太強大,那更晚推出的微博呢?就不需要面對扣扣這個對手了?不照樣崛起了。
還有臉書,它在米國面對的對手同樣很多,msn,myspace、og1e+,這些哪一個是弱者?不照樣火的一塌糊塗?
存在即是合理,社交平臺最終能夠在網際網路格局上佔據一席之地,歸根結底,是人就會有社交的需求。
但是,當社交平臺面世後,卻不能盲目展,步前世人人網的後塵!
先,定位必須要清晰,不能因為追求漂亮的資料,就什麼人都拉進來!
顧恆對人人網的定位人群,就是大學生和社會白領階層!
或者換個說法更合適,顧恆的地位群體,是未來幾年內,使用個人電腦最廣泛的人群。
今年才是2oo2下半年,接下來的兩到三年裡,國內個人電腦的使用群體會有大幅度增加,而其中使用範圍最廣泛的,絕對是大學生群體和社會白領藍領階層。
這一部分人,要麼是呆在學校,要麼是從學校走出去的,整體素質偏高,能更快的接受新鮮事物和概念,也更懂得享受生活,更願意與人交流互動。
抓住了這部分人群,接下來的一場爭奪使用者的網際網路浪潮中,顧恆才算是有了與各方群雄角逐的本錢,也才能在下個智慧時代的到來之前,打下雄厚的根基。
在他的記憶中,接下來幾年,所有的網際網路網際網路企,主攻的方向只有一個,搶佔使用者群體!或者可以說的更準確的一點,搶佔個人電腦使用者的空間。
甚至可以毫不誇張的說,在智慧時代到來之前,誰的產品在pc端上使用的使用者最多,誰就擁有更多的話語權。
同時,也正是這場已經在區域性範圍展開,並將持續數年的使用者爭奪大戰,將徹底奠定今後網際網路的新格局。
包括未來的BaT三巨頭,都是在此處浪潮中華脫穎而出,從而打下了牢不可破的深厚根基。(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