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一百三十九章:搶佔大義名分

顧恆既然想著要參與到這個大浪潮中去,先格局不能小,其次,定位要準確。

格局決定展上限,而定位,則決定他能否成功突圍。

社交平臺,格局不算小,大洋彼岸的小扎同志能把社交做成數千億美金的平臺,格局能小?

即便是國情有所不同,咱不盼著把它做成輻射到整個東半球的另一個臉書,只在國內佔據一席之地還是很有肯能的。

至於更久遠的將來,當pc端成為歷史,移動端才是主攻的方向。

考慮到未來三五年,個人電腦普及率最高的,是上班族,以及學生族。

所以顧恆將人人網的定位群體,落在了這些群體身上。

學生族終會變成上班族,這是一條很好的過度橋樑。

學生族,可以透過人人網找天南海北的校友以及在外上班的親戚朋友。

而上班族,也可以在人人網上找老同學,老同事,甚至是曾經念念不忘的那個他或者她!

透過實名郵箱註冊,網站可以從註冊資訊中抓取相似資訊,將同在一個學校讀過書的,同在一個公司上過班的,或者是同在某一座城市生活過的群體,直接推送到使用者的搜尋列表中,從而展開交流互動。

擴大交際範圍,讓志同道合的群體在平臺上體會到社交的樂趣,並願意花時間去自的維護穩固這些構架起來的關係,這才是社交平臺的核心賣點。

而最主要的技術核心,則是資訊刷選與推送!

這種技術,相比於眼下只能進行資訊交流的扣扣,門檻是要高上不少的。

這也就是說,人人網一旦推出,不可能被別人花幾個月時間,就輕易的給模仿出來。

這也是為什麼江誠說,短時間內,公司的敵人只有自己的原因。

推廣和盈利,這是人人網面世後,顧恆必須要解決的兩大難關。

如果不能在短時間內推廣開來,到時候要面臨的局面,估計會和如今的扣扣差不多,面臨多方的圍剿。

如果推廣開了,卻沒有盈利手段,也不會很好過,最好的結局,就是拋售手中股份,如騰訓和阿里的兩位小馬哥一個,最後掌握在自己手上的股份只有可憐的一點。

站在江誠的角度,江誠能想到這些,已經算得上是眼光深遠。

但站在時代巨人的肩膀上,有著先知屬性的顧恆,卻是滿臉的高深莫測。

江誠走出辦公室時,顧恆只對他說了一句話:“放手大膽的去幹,不要怕燒錢!我缺的是時間,早幾個月讓社交平臺面世,即便是多花個幾百上千萬,也是值得的!”

之所以說出這句話,顧恆有著自己的小心思。

如果沒記錯的話,人人網所模仿的原創者,臉書,將在o4年時,在大洋彼岸的那個國家問世!

讓江誠等人不計成本的加快節奏,最大的一點考慮,就是顧恆想搶在臉書之前將人人網推出。

這樣做最大的好處,只有一點,就是佔據了創者的大義名分。

雖說網際網路行業中,講究的是一個勝者為王,只要你最終成功了,曾經的一些劣跡就會被無限淡化。

但在外界的風評和影響上,二者絕對是不可同日而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