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九卷旌旗漫卷不須誇第七百三十五章算盤

對於秦軍上下來說,有些不可思議,便如當年太子李玄持,在慶陽府兵變中扮演的角sè那般,立阻涼州出兵慶陽,坐視慶陽糜爛,之後多數人不知就裡,太子殿下留下的罵名不多,但作為遲遲不肯出兵的涼州軍來說,卻成了標準的替罪羊。

這些年過去,硬是變得越加的臭名遠揚,旁人只要一聽是涼州軍出來的,立馬就會變成另一番嘴臉,即便嘴上還能說笑兩向,但心裡管保得罵上一句,見死不救的王八蛋。

時至今日,大秦軍中鼎革,鎮軍這裡,頭一個找的便是涼州軍的麻煩,涼州軍裁撤大半兒,其餘人都變成了禁軍編制,地位連慶陽府兵變的那些士卒都不如,可見,在秦軍中間,這等見死不救的作為是多麼令人痛恨了。

又比如說,顯鋒軍在當年兵變中被迫出城,最終大敗,連指揮使都死在了陣前,那事之後,顯鋒軍上下對慶陽府一眾同儕都是冷冷淡淡,恨意未消,即便是當年老卒已經所剩無幾,慶陽府統兵將領也指揮不動顯鋒軍所部,其實歸根結底,還是因為慶陽城下那一戰,其他各部坐視顯鋒軍被圍而不救的根子在作祟罷了。

而當初平蜀歸來,大將軍趙石悍然擒下李任權,其他各部雖然驚詫,但卻也沒有多少非議,還不是因為趙石給李任權安了個見死不救的罪名?

有了這個罪名,其實之後李任權即便最終脫罪而出,在軍中也沒有多少立足之地了的,更何況這罪名還坐實了,傳到軍中,真真是人人痛罵,頗為的大快人心。

這幾件,都是趙石親身所歷,更能顯示出秦軍對於這等作為的痛恨和不能理解。

所以,時至今日,雖說秦軍各部派系林立,打仗的時候也各有各的心思,但真要真刀真槍的打起仗來,雖不能說同心同德,盡棄前嫌,卻也多數不會拖人後tui,要知一旦事敗,像李任權那等離大將軍只差一步的人,也只落得個削官罷職,永不敘用的下場,就遑論其他人了。

以己度人,金國河中官吏之種種作為,也便讓秦軍眾人大開眼界,更沒想到,會有人立阻王秀出兵,白白將臨汾重鎮送給了秦軍,只因若大家夥兒換個位置,估計自趙石以降,沒人能幹出這等事情來,要知道臨汾之於汾州,不下於太原之於河北,就這樣白白送人,難道是連自己的xing命也不顧了?若是被朝廷知曉,腦袋也快沒了吧?

秦軍眾將想不通,猜不明白不要緊。

但汾州守將王秀卻是明白的很,完顏保忠之所以立阻出兵,是其不知臨汾重要嗎?不是,是不知臨汾守不住嗎?也不是

人家可是聰明著呢,一來呢,這位監軍大人實在有些怕死,是的,沒錯,就是怕死,怕王秀分兵而出,不但守不住臨汾,還把汾州給丟了,那樣的話,還不如現在就打定主意,死守汾州,保住了汾州,總好過兩處都給丟了不是?

再有一個,王秀是漢人,卻又官居其上,完顏保忠對這個漢家賤奴早已不滿的緊了,女真貴戚,完顏一族嫡系血脈,怎可居於漢家賤奴之下?丟了臨汾也好,朝中怪罪下來,自然便是這漢家賤奴見死不救,只要國相大人那裡說的通,王秀的罪名也就定了,到時候,這守備汾州的職務,還有比他完顏保忠更合適的嗎?

監軍轄制主將,各國皆有先例,但如這般與主將離心離德,時刻想要取而代之的,卻只在金國盛行,而今還有越演越烈之勢,只因漢人官吏將佐越來越多,ji起女真貴戚不滿而已。

而完顏保忠可不愚蠢,相反,想的還很長遠,朝中漢人與女真人,契丹人爭鬥越來越是ji烈,但朝中要害處,卻還多數都在女真人,契丹人手裡,他這一番作為,到了朝中,正應了大勢?

完顏保忠這些心思,王秀不明白嗎?他明白,就是因為他太明白了,所以只能忍住這一時之氣,這話說的有些矛盾,但其實簡單的很,王秀從軍多年,對於朝中爭鬥之慘烈,身有體會,且還時有不寒面慄之感女真殘暴,那可真不是一句話那麼簡單,完顏亮在位時,雖說女真權貴也是朝不保夕,但完顏亮在時,卻也正是女真貴戚手中權柄冠絕歷代的時候,朝廷各處,皆為女真權貴把持,漢人幾無立錐之地,為女真權貴驅策,幾如牛羊牲畜一般。

舉個例子,當年完顏亮在位十二年時開科取士,言道各族人等,皆可入考,當年,乃是一漢人得了探huā,這漢人出身也不低,乃上京大族之後,族中多人皆為朝臣,乃是金國有數的漢人世家子弟。

但就這麼一個人,到得殿試之前,有人問他,你是漢人?探huā郎點頭,隨即,來人便變了臉sè,怒道,漢人愚笨,怎可能得此殊榮?定然舞弊而來

一句話,可憐那飽學的漢家兒郎,當即被人在大殿門口打掉了帽子,拔掉袍服,被押了下去,隨之而來的,便是那一年科場舞弊案,不但那漢人大族被抄家滅族,連那一科的所有漢人子弟,都被拿問於獄中,之後再有科考,若是沒瘋了心的,再無漢人參與其中,而女真權貴中便有人樂滋滋的道,果然女真才俊,為天下各族之冠

那樣的荒唐,卻又那樣的慘烈,輕飄飄一句話,數百顆人頭滾滾而下,卻只因為漢人不可能得個探huā,何其可笑,卻又何其的悲慘,連那樣的漢人大族動輒都會被滅族,遑論其他?

在那個時候,王秀便已打定主意,再不入上京一步,所以這些年,除了派人去上京賄略女真權貴,為自己多留後路之外,便是回京述職升遷的機會,都不要了,只穩穩抓住手中兵權,遊離於上京之外。

而上京那高大的城牆,繁華的市面,在他看來,都如地獄浮屠一般,縈繞於周遭的,皆是漢人之冤hun,對他來說,只有可怖可畏,沒有半點的youhuo之處。

完顏保忠,豎子爾,他還真沒放在眼裡,不去救臨汾,便不去,他這裡也揣著一副算盤呢,秦人兵鋒犀利,當年便曾見識過的,而這次據說領兵而來的還是當年秦人魏王李玄道麾下悍將趙石。

若說當年還可稱之為悍將的話,這些年過去,夾領兵平蜀之功,統領大軍,卻已是自成格局,幾可稱之為名將了。

秦軍攻臨汾,若分兵援應,守不守得住?他心裡也沒底,若守不住,分兵也就無益於事了,在這一點上,他的心思到是和完顏保忠差不多,他是在等,等太原府的援兵,就算朝廷那裡拖沓些,太原府也不會如此,要知道,汾州一旦有失,則太原也就門戶大開,到了那個時候,誰也擔不起這個罪名,所以定會派兵來援,只是早晚而已。

秦軍若不知足,他只有死守汾州,和秦軍碰個兩敗俱傷也在所不惜,就算破了汾州,秦人也沒半點好處,強弩之末,難道還想進窺太原?想來那位秦人的大將軍也應該能想到這個才對,只需嚴陣以待,便能扼住秦軍勢頭。

至於朝廷怪罪下來,嘿嘿,完顏保忠那點小算盤,卻又怎能瞞得過他,秦人大軍一動,完顏保忠立阻出兵那一天,他便已使人密報於西京,將罪名全推到了完顏保忠頭上而他這些年雖然未曾回過上京一次,但經營下來,為他說話的人絕對不比完顏保忠少,再則說了,當今皇上可不是完顏亮,會不會一味偏袒女真權貴還兩說著呢。

鬥去吧,只當看個笑話,等結果出來,若是不對,他孃的,老子手握雄兵數萬,投了西秦又能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