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九卷旌旗漫卷不須誇第七百三十七章退兵

“汾州糧單還夠嗎?

“大人不必擔心糧草,還夠大軍半年之用”“好,軍兵士氣什麼的我也就不問了,在大同時,便常能聽聞你領兵的本事,本yu調你到麾下但現在看來,你留在汾州卻是對的,其他酒囊飯袋之輩,估計早將汾州丟了。”

“謝大人誇獎,末將丟土失地,實在愧不敢當。”

“不用這麼謙遜,大金現如今正需你這樣的人才,這一戰過後,我保你提點一方兵馬,好好領兵,我完顏和尚絕不會虧待了你。”

“再有,逃來汾州的人不會少了吧?但在太原卻沒見到幾個,都被你扣下了?”

“是,近一月以來,北逃之人約有四五萬人,後來末將見城中紛亂,若雜有秦人探子,怕會壞了大事,所以後來末將便關閉了四門,還請大人恕罪。”

“哈哈,何罪之有,辦的好,現在我命你將這些人都聚在一起,男人

。。都殺了,老弱也依此來辦,留下年輕的女子,充為官妓,這大軍征戰啊,除了糧草,沒有女人是不成的。”

王秀終於驚了驚,好狠辣的心思,但他還是一咬牙“是,末將遵令,不過那些逃官”

“什麼官?”完顏和尚臉上一片漠然“都把轄地丟子,還說自己是官?一律都殺了,也好震懾人心,讓這些做官的都知道知道,他們還有守土之責。”

王秀嘴裡發苦,都殺了?乾脆是乾脆,但這得罪的人可就多了去了,誰沒個親朋故舊,誰又沒個依靠,這些官吏啊,別看現在倉倉皇皇,如同喪家之犬一般,一旦回到西京,不定就又是一身光鮮,只要賄略對了人,到大金哪裡做官不成?

這可真真是個得罪人的活計,但這會兒哪容他再做猶豫?只有大聲應諾,連求情的話都不敢再說一句了。

完顏和尚又吩咐了兩句,伸出手掌…任由雪huā落在上面,出身良久,卻才喃喃道:“這大雪的下的,看來只要等來年了

。。”話語之中,滿是不甘之意

大雪紛飛間,臨汾一片素白。

臨汾街巷之間,行人絕跡,只偶有巡查兵卒頂著風雪,列著隊,從街上行過,大雪之中的臨汾,一片蕭條景象。

馬蹄聲響,大雪之中,人馬都是一身雪白,疾馳而來,到了近前翻身落馬,來人臉上凍的青紫,動作卻矯健敏捷,臨汾守備將軍府門前,幾個護衛兵卒凍的瑟瑟發抖,卻還是如同釘子般立在那裡,不肯稍動。

只偶爾在門前左右巡視一鼻,活動一下凍的麻木的tui腳罷了。

見了來人,立即有人呼喝“什麼a?”“緊急軍情,報於大帥。”來人抖抖索索,用滿是血口子的手從懷裡拿出信牌,卻幾乎拿不住,可見真的凍的狠了。

一絲不芶的仔細查驗,半晌才聽到回答“跟我來。”臨汾守備將軍府衙的大堂之上,炭火少的旺旺的,使這大堂之上溫溫熱熱,沒有一點寒氣。

探馬被帶進來的時候,趙石坐於書案之後,整理著今日的軍務,趙大趙二shi立左右,百無聊賴的動來動去,渾身上下好像都不對勁,顯然,和在長安的日子比起來,臨汾這鬼地方的冬天,確實有些難熬。

如今的護衛統領種七娘搬了一把椅子,坐在炭火旁,手裡拿著一塊白布,正在細心的擦拭著手裡那把大刀,眼珠兒轉著,時不時的瞅瞅自家夫君那邊,想是擔心,茶冷了,或者趙石餓了什麼的。

“報,麾下等於汾州探得,今日早間,約有五六千精騎從太原方向而來,如今已經入了汾州,想來應是太原援兵

趙石猛的抬頭,有些意外,金人援兵竟然在這個時候到了?五六千騎軍?不少,但也絕不算多,但金人的反應實在是比他預料的要ji烈的多。

“是誰領兵,觀你戰力如何?”探子毫不猶豫的回道:“沒有旗號,也不能靠近,麾下等不知是誰領兵,但麾下等於高處檢視,這五千餘騎軍,多數都是女真胡虜,呼嘯而來,馬術嫻熟,軍容鼎盛,乃金人精銳無疑,麾下等本想多做打探,但其隨即入城,只能速報於大帥得知。、,

“好,知道了。”趙石皺著眉頭陷入了沉思,等到天暖和一些的時候,也該退兵了,理智告訴他,但他還是有些不甘心,作為軍人,和敵人生死相見,才是他們人生最濃烈的時刻,朝堂上的那些勾心鬥角,相互傾軋,偶一為之還可,但卻無法讓人沉溺其間,因為那樣的過程太漫長了,也太費事了,軍人第一時間想到的,永遠都是從**上來消滅對方,而不是臥薪嚐膽,君子報仇十年不晚什麼的。

來到河中,雖說功勞也是不小,退兵回去,順帶將河中百姓遷往大秦,又將是大功一件,但那樣一來,又得等多少時日才能再次臨兵河中?

而退兵的念頭其實也是情勢所迫,河洛之戰到了現在,卻是已經告一段落了,秦軍圍洛陽,後周大將孟珙率軍死守,秦軍屢攻不克之下,後周援軍陸續而來,秦軍無絲毫畏懼,一面攻打洛陽,一面與後周援軍糾纏。

其間屢有斬獲,後周先來之援軍紛紛大敗而回,秦軍之威名,遍傳天下,但讓秦軍無奈的是,洛陽依舊如同釘子般聳立在那裡,任憑秦軍猛攻不止,也無一絲一毫動搖的跡象,而後周援軍卻是越來越多,兩淮兵馬,荊襄之軍,皆紛紛而來,河洛百姓,也揭竿而起,共抗秦軍,秦軍漸有不利之相。

最讓人惱怒的訊息是,南唐本應在江上與後周糾纏,牽制後周荊襄,乃至兩淮人馬,但南唐可好,見後周重兵紛紛北去,連後周水軍也關了各處水寨,卻沒有趁機邀戰。。而是也息了兵戈,回到江南來了坐山觀虎鬥。

如此背信棄義,讓人惱火,卻也無可奈何。

到了此時,張大將軍的心情其實與趙石一般無二,心中滿是不甘,卻也知道,不如退守函谷,待得來年再戰,才是道理。

正在他猶豫著是不是立即退兵的時候,參軍江善獻計言道:“洛陽不可輕拔,唯孟珙故,孟珙,大將之才,然,其人剛烈,不得後周朝臣之心久矣,今我攻拔甚急,才勉用其人為將,拒我王師,不若詐敗回軍,並棄守函谷,示敵以弱。

以末將觀之,不久,孟珙必去,此去,將再無起復之望,無孟珙坐鎮,頗敵易爾,來年,我軍必勝”張培賢聞言大喜,對這個屢出機樞的參軍喜愛不已,遂升其為都尉偏將,參贊軍事,yu重用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