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十三卷龍盤虎踞春秋事第一千三百五十五章偶遇

趙石沒在樞密院多呆,跟屬官說了一聲,讓他們聽候樞密使大人吩咐,便離開了樞密院衙門。[

帶著一眾護衛快要出皇城的時候,碰到一行人,打著儀仗,從對面行來。

趙石瞧了瞧,立即擺手,帶著護衛避到路旁,並翻身下馬。

因為儀仗旗幟都帶著黃色,大秦沿襲唐制,高官大將出巡,儀仗多為紅色,其間若帶橙黃,多為皇室宗親,橙黃,橘黃都有,只要細觀,總能看出分別來,只有皇帝和皇太子兩人,才能在儀仗中打出明黃顏色。

在這個上面,出不得半點差錯,不然就是忤逆之罪,誰也救不了你。

實際上,現在大秦律法比較寬鬆,但皇位之爭太過激烈的緣故,皇室宗親們大多都很謹慎,不願在儀仗中弄出差錯,於是,許多人的儀仗都是紅色為主,最多在旗幟上鏽上封爵,以彰顯貴。

而對面來的隊伍看上去很簡單,但看服飾,扈從皆有官職,更有儀兵護衛,旗幟中又摻雜黃色,定然為皇子無疑。

在這個上面,趙石沒多少研究,但也有著瞭解,其實,這是京官的必修課,趙石在長安呆的時間不算短了,這點道理不會不明白。

官員碰到一處,要論個品級高低,衝撞一下算不上什麼大事,只要別口出不遜,級別低的自然要避讓一旁。

但要是衝撞了皇室宗親,就算人家沒有實職,在皇室中又極為落魄。但抓住你的把柄。參你沒商量。所以,官員出行體制,皇家車乘儀仗之禮,這是京官的必修課,容不得半點馬虎。

趙石出門,從來不弄那些雜七雜八的東西,實際上,他的晉國公儀仗。要全擺出來的話,聲勢絕對不小,但他這裡,如今只有七八個護衛親兵跟隨,都騎著健馬,看上去威勢也不同尋常。

尤其是今日去樞密院,各人皆著軍服,刀弓俱全,連趙石身上都是一身樞密副使的官服,穿在他身上。看上去更是顯眼無比。

不過騎著馬就是方便,趙石也沒打算去問問。到底是哪位皇子當面,沒那個閒心。

皇長子李瓊的事情剛過去,見到皇子,他這心裡就犯嘀咕,哪裡還有心上去多嘴多舌?說不準還要磕頭行禮。。。。。。。。

但那車仗卻還是緩緩停了下來,有人從車仗中跑出來,噗通一聲跪倒在地上,尖聲道:“皇子殿下請晉國公上前說話。”

趙石心裡一陣膩歪,但還是大步行了上去,心裡唸叨著,不會是李瓊吧?這倒黴孩子現在應該對自己避之唯恐不及才對吧?

離著車輦不算近,車輦上的簾子一掀,一個人已經麻利的跳了出來,車輦上還響起一聲女人的驚呼,“殿下小心些。。。。。。。。。”

趙石眼睛一瞄,已經知道,這斷不會是李瓊了,還是個孩子嘛,身量也就到他腰際,得,皇次子李珀。

趙石也納過悶來了,這裡離理藩院應該不遠,這隊人應該是去理藩院才對,前些日子李瓊被趕回府中閉門思過,接著便是皇次子李珀橫空出世。

皇帝陛下手段越發純熟,接著便賜下屋宅,讓皇次子李珀搬出了皇宮,卻未有封爵之舉,意思已經極為明顯。

一國儲君,沒必要再封什麼爵位,到時官職還能商量一下。

朝臣們有沒有人進言,趙石不太清楚,反正沒有鬧的太大,朝臣們估計也是想有個太子,至於皇帝陛下屬意哪個皇子,朝臣反而並不在意,而且,很多人並不願意李氏跟太子走的太近,李吉實際上和趙石差不多,都被自己挖坑給埋了。

這個時候,不容趙石多想,立即上前見禮。

十歲出頭的小兒,身子看上去卻很是健壯靈活,緊走了幾步,一把攙住趙石的胳膊,“國公免禮。”

等到趙石站直,李珀就只能仰著腦袋說話了。

不過這位皇子殿下還在稚齡,擺手讓圍上來見禮的屬官退下,眼中就只剩下了孩子看見巨人一族的震驚和好奇。

還好,沒和大長公主府中的小丫頭一般,張嘴亂喊什麼神仙妖怪,只是打量了趙石一會兒,便操著一把清脆的童音道:“今日開衙,國公何往?”

趙石低下頭,這李珀年歲和當年他遇到成武皇帝李全壽時差不多,長的也極為相像,童稚中帶著幾分滿不在乎的勁頭,也怨不得李全壽喜歡這個兒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