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這次盟會舉行的時候,幾乎是新建成了一個營地,長長的桌椅,一直襬放出老遠,在這些桌椅的正面,是一個高臺,高臺上飄揚著很多旗幟……
草原人按照自己的規矩,延請賓客們以及他們的隨從入座,最尊貴的人才能登上高臺,成為主人最看重的賓客之一。
聯盟的幾個部族準備的十分充分,來到這裡的,不光是幾個部族的朋友,還有他們的敵人,不過幾個部族表現了他們的心胸,並未用一些小小的手段藉機羞辱他們的敵人,所有來到這裡的使者,都得到了相應的款待,也沒有在座次上做什麼手腳。
比如蒙古諸部的使者,便來到高臺之上,顯然幾個部族承認蒙古諸部的實力,不過看看高臺上的人們,蒙古諸部使者現在一定很尷尬,因為周圍幾乎都是他們的敵人。
蔑兒乞人,塔塔爾人,乃蠻人,克烈部,好像除了與蒙古諸部並無瓜葛的秦人和韃靼人之外,都曾經和他們起過紛爭,而那紛爭,離的也並不算久遠。
中部草原,因為乃蠻部長久的壓制,夠資格走上高臺的部落首領就兩個人,且都有著很好的名聲,如果用漢人的話來形容的話,就是德高望重了。
不過好名聲同時意味著他們身後的部落並不算強大,許多人也明白,這兩個老傢伙能夠走上高臺,肯定是已經向新主人獻上了忠誠,不少來到這裡的乃蠻部部落首領都在心裡咒罵著,狡猾的老傢伙……
到是幾位北部荒原的部族首領也上了高臺,他們中間除了以勇猛善戰著稱於北方部族的阿次那部之外,其他人身上都流淌著古老的尊貴血脈,一位老人更是匈奴人的後裔。
雖然,匈奴人的榮光早已消失在遼闊的草原上,但在西域,甚至再往西的很多地方,都有著匈奴人留下的傳說,在那裡,他們的名聲比突厥人更讓人敬畏,甚至於有些突厥後裔,被當地人錯誤的稱之為匈奴人。
不過,不管怎麼說,這次盟會,卻也從另一個方面,顯示出了草原部族的沒落,草原上能稱之為尊貴,還有著強大實力的部族,越來越少了。
乃蠻人,韃靼人不用去說,但東北的蒙古人,加上塔塔爾人,蔑兒乞人,其實都是從前室韋人的後裔,不過雖然有著那樣的淵源,卻一直以來都是野蠻的象徵。
而現在再瞧一瞧,他們卻已經成為了草原上的新貴。
契丹人,女真人,西夏人在草原的時代已經過去了,現在的這些部族,一個個看上去都不恨強大,卻又都佔據著大片的草原,草原上的新老交替,就這麼悄無聲息的完成了嗎?
不過也不算悄無聲息,想一想,草原上風起雲湧的日子在過去十年中從來沒有停止過,這一切的源頭,其實還在東北。
在東北蒙古諸部統一的過程之中,他們曾經和乃蠻人,塔塔爾人,蔑兒乞人不斷的碰撞,爭鬥,最終,不但驅逐了克烈部,而且打敗了他們的敵人。
那場風波,延伸出來的,就是乃蠻人和克烈部的戰爭,以及韃靼人的內亂和復興,甚至是之後乃蠻人的戰敗。
在這一場場的戰爭之中,草原各部盡皆受到了重創,這裡的部族看似強盛,其實,都是傷痕累累,筋疲力盡……
但左右旁顧之間,卻也沒有人能跟他們所抗衡了,他們來到了一個很奇妙的時間段上,有著隱隱的對抗,卻又有著平衡。
他們中間,沒有誰再有能力吞併對方,現在看來,蒙古諸部的實力是最強大的,但當幾個部族聯合起來的時候,蒙古諸部也只能望而興嘆了。
實際上,秦人的到來,才是建立這個平衡的關鍵,他們不但先於蒙古諸部擊敗了乃蠻部,而且很快將所有中部草原的部族聯合了起來,死死的將蒙古諸部壓制在了東北草原。
不能擊敗乃蠻部,也就沒有了後來吞併克烈部的戰爭,蒙古諸部的損失,遠比他們以為的那樣要大的多的多……
(七點來一章,之後阿草再努努力,碼上一章出來,是存著,還是馬上就發,阿草想一想,嘿嘿……不過最多再有兩章到三章,草原這一卷就算結束了,不過大家怎麼說,其實阿草寫到現在,最滿意的還是這一卷,阿草出生在那裡,雖然不是蒙古人,但對那裡還算熟悉,很多草原上的風俗習慣,阿草不用查也知道,所以,對於草原民族的描寫,阿草自己認為很真實,不像在描寫中原的時候,總是不知不覺的帶出些清穿故事的味道來,這也是阿草為人詬病的一個缺點,但草原這一卷,絕對沒有人能在這個上面挑毛病,呵呵,自言自語,不佔字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