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十二卷千秋功業需百戰第一千一百七十九章人情

但他接下來說的話,就不能宜讓旁人在側傾聽了。

吃喝了一陣,放下筷子,左右瞧瞧,又望了望太皇太后那邊。

宮中儘快心眼靈通之輩,不用太皇天后會意,侍候在她身邊的一個四十多歲,風韻猶存的宮娥就已經湊到太皇太后耳朵旁邊,嘀咕了兩句。

隨後,太皇太后便擺了擺手,宮娥便笑著走下來,向趙石施禮,並開始屏退閒雜人等。

很快,殿中便清淨了下來,太皇太后笑著道:“行了,有什麼話就說吧。”

趙石道:“微臣準備舉薦趙布宗為兵部侍郎,說起來,其人深有才幹,在軍中資歷也以足夠,但臣與其並不親近,為人秉性也是一知半解,所以,還想跟娘娘討個主意。”

太皇太后驚訝了一下,隨後心裡便明鏡似的了,這問的是趙布宗在趙氏一族中德望如何,而所謂德望,乃眾人之望也,只要她回答一個此人已經另立門戶什麼的,可能兵部侍郎這個位子也就飛了。

孤家寡人,又是當年景帝舊臣,與大將軍趙石還不親近,趙石吃飽了撐的,推舉此人上去,對自己沒有半點好處不說,還讓其藉助自己威勢在兵部站穩腳跟,之後還很可能與他反目成仇,世上哪有那樣的道理。

實際上,這又是一個人情了。

太皇太后心裡也暗歎了一聲,到底是不同了啊,若是當年……眼前這個晚輩,避諱還來不及,怎麼會結連送出這樣的人情出來。

如今新朝新氣象,他這權勢漲了,膽子也隨之大了起來,已經開始想著插手朝政了呢,不過想想也在情理之中,大秦第一個進封國公的軍中重臣,諸位大將軍之首,若還如往昔一般,畏首畏尾,何能服得眾人?

換句話說,位份到了,這樣的事也就自然而然的可以開口說話了。

這個人情不比與歸義王聯姻之事重,卻也絕對不算輕了……

“布宗這孩子,性情耿直了些,雖為旁支子弟,卻能踏踏實實,走到今日地步,很是難得,朝中之事,哀家不想多做置喙,你如今位顯,想向皇帝陛下薦舉什麼人,自己心裡有數就成,哀家一個婦人,能給什麼主意了?”

趙石一聽,算是徹底安了心……

說起來,後宮婦人不得干政這一條,歷代都有,但卻屢禁不絕,也是有著原因的,後宮女子,多有依靠,一旦得寵,父兄子侄,便受其利,這個總是難免,而親族一旦有事,宮中女子又怎麼能不管?

相互牽扯,相互支撐之下,又如何能保證後宮婦人不干涉朝廷政事?

就算太皇太后這裡有著撇清,但實際上,已經將自己的意思表達了個明白,這個兵部侍郎,是可以由趙布宗來做的。

趙石自然心領神會,之後也不再多提這個,話題很快便來到了大長公主這裡。

太皇太后又開始嘮叨開了,“那孩子我瞧著長大的,在後宮這許多公主裡面,除了容貌好些,也不算怎麼惹眼,和她那母親一樣,都不哼不哈,很是本份,不想,現如今瞧來,卻還數她心思最為靈巧……只是命苦了些。”

“這就又要說到你了,早就想問你,哀家怎麼不知道,你們……什麼時候有了牽扯,別糊弄哀家啊,從她出宮,非要挨著國武監建一所府邸開始,哀家就覺著不對,當時還覺著這孩子論及婚嫁有些心煩意亂,這才仗著先帝寵愛,想要遠離京師,尋個清淨所在,修身養性去了,但後來聽說,那府邸是你督建的,才聞出些味道……”

“哀家只是念在皇家女子,都是苦命之人,才沒說什麼,等到你和王虎越鬧越兇,說什麼卻也晚了,若非王虎那人確實是個成事不足敗事有餘的東西,兒孫也沒教養好了,哀家一定拿你來做法,當眾給你幾棍子,讓你長長記性。”

實際上,趙石想說的可不是這個,瞧這位老太太越說越來勁,左顧右盼之間,心裡不由著實有些尷尬……

(求月票,求贊,晚上這一章不算晚,阿草再努努力,看能不能再碼出一章來,支援阿草。)(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