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際上,他們卻是不知,晉國公大人也有著自己的無奈。{。。。。。。。
這完全都是皇帝陛下的餿主意,因為趙石稀裡糊塗的答應了明春去河洛走一趟,皇帝陛下當即投桃報李,給他出起了主意。
論起官場權術來,皇帝陛下可不輸於人。。。。。。。。。。
但皇帝給臣子支招這樣的事情,也只有這位成武皇帝能幹的出來了,當然,當世之上,怕也只有大將軍趙石能享受這樣的待遇。
爭權嘛,與高手過招其實很是相像,你來我往,有時候能分出勝負,有的時候則是平手之局。
皇帝陛下出的這個主意,自然是朝著平手去的,攻敵所必救,以搏命之姿,讓對手收手,這在官場上,並不少見。
中書之議,欲論河南戰事之短長,行牽連之舉。
而樞密院這裡則揮手一巴掌,抽向對方軟肋,欲從文臣們鍋裡舀出一勺子湯水出來。
最終的結果,不用想就知道,指定是兩邊各退一步,達成一個妥協罷了,至於誰能從中佔了上風,卻。。。。。。。。要看皇帝陛下的意思。
這顯然是皇帝陛下又在挖坑了,至於是誰能在其中佔到便宜,又是誰掉進坑裡被埋了,恐怕只有皇帝陛下心裡清楚了。
只這一條,就讓趙石分外的惱火兒,但這回和其他幾次都不一樣,皇帝陛下用的是陽謀,你不跳也得跳。皇帝陛下親口御言出的主意。想不聽還真不容易。
其實趙石也能想得到。無論最終有何定議,樞密院這次肯定能留下一些好處,但這中間的分寸,卻還需要樞密院眾人自己把握。
一個不慎,可能便要讓朝堂之上,風波動盪,到時對誰都沒有好處。。。。。。。。。。
朝堂上的動作,多數時候其實都是和風細雨間來完成的。太過激烈的碰撞,是誰也不願見到的事情。
樞密院想要提升自己的地位,靠著這樣激烈的手段,肯定要吃虧,所以,這隻能是個姿態。。。。。。。朝堂上肯定也要掀起一陣風波,風波之間,也有契機,便看誰能抓得準了。
宦海沉浮間的兇險莫測之處,在這一刻其實已然體現無疑。
像趙石這樣的地位身份。在其中許就要身不由己,遑論他人了。而皇帝陛下要劍指何方,趙石也有著些猜測,只是到底準還是不準,他孃的鬼才知道。
都說成大事者不謀於眾,但這件事上卻是相反,需要許多人同策同力,今年這個年,怕是過不好了。
趙石暗歎了一聲,才沉聲道:“景興鼎革至今,已有十數年矣。。。。。。。”
幾個幕僚都是豎著耳朵傾聽,心裡也都明白,這會兒晉國公口中說出的每一個字,可能都會在將來的某一個時候得到體現,甚或是,將來朝堂之格局,都在這一番話當中。
聽到景興鼎革四個字,幾個人心中都是一動,作為景興舊臣的晉國公,可不就是景興鼎革中最堅硬踏實的那塊基石之一?
這個時候提起景興鼎革,意味怕也就不言而喻了。。。。。。。。
而他們不知道的是,趙石這裡其實並沒有如他們想象的那般,對將來有個清晰的規劃,也只能算是走一步看一步罷了。
趙石的話還在繼續,“秦律,官員任免,稅賦等等等等,皆在其中,乃我大秦強盛之始無疑,而延及於軍旅,卻略顯平庸。。。。。。。。”
“裁撤團練編入殿前司禁軍算是一件,于軍中將領等級,賞罰之事上,也有所建樹,但文人之議,總浮於表面,軍中將士之統屬,徵募兵員,民夫事,後勤輜重事等等等等,卻只想著掣肘軍前將領,從未曾多為征戰之將士設想。”
話說到這裡,趙石的思路反而清晰了起來,其實事涉軍中弊情,這是他的自然而然的反應罷了。
“所以,我有意在軍中行那各處舊弊之舉,這事肯定也急不來。。。。。。。今次嘛。。。。。。。只為試探。。。。。。。。”
到此,趙石話語中便多了凝重之意,“我有意在樞密院之下另立一司,專管稽查軍紀,以及軍中不法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