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十二卷千秋功業需百戰第一千一百三十八章入城

眾人會意,也都巴不得趕緊回去,天氣確實冷了些,身子弱的已經打起了哆嗦,魏王發話,眾人自是遵從。

於是,兩支隊伍合在一起,隨即繼續往長安方向行進。

一路上,少不得和魏王聊上兩句,和方謙應付一下,和這兩個人,都各有淵源,與方謙雖同為景王府舊人,但接觸的卻少。

反而是和魏王李玄道,打過不少的交道,曾經在魏王李玄道部下征戰,魏王李玄道曾屢次在樞密院為他說話,雖然有著和景帝李玄謹賭氣的成分在裡面,但在那個時候於樞密院為他仗義執言的,也就是一個魏王而已……

後來魏王李玄道還曾登門造訪,將自己的流落在外的唯一兒子交在了他的手上,如今,這個兒子已經成為了魏王府世子,一直留在國武監,如今還成了國武監的教習。

本來,魏王還曾寫了書信給遠在河中的他,讓他招魏王府世子從軍,哪怕給個親兵牙衛的身份也好,以魏王的心性,能屢次求人,一來是對趙石無比激賞,二來,恐怕也是對這個兒子寄望太深的緣故了。

不過魏王府的這位世子,在外面流落的太久了,無論心性氣度還是才幹,都流於平庸,想要像他父親那般,沙場建功,是不可能的了……

趙石不願自找麻煩,回書勸了兩句,許是魏王李玄道也看到了這一點,加之這是魏王府的唯一子嗣,所以也就沒有了下文。

這般說來,趙石回想了一下,和魏王李玄道打的交道真的不少,不過他這個時候也沒有交結皇室的興趣,這又是眾目睽睽之下,所以和兩人說話,也都流於泛泛,連關於朝政的事情都沒提幾句。

十里的路程,說長不長,說短不短,時當正午的時候,長安城門已然在望。

朝廷準備的很是充分,一些百姓也來到這裡,擺上香案之類的東西,迎接大將軍回京,鑼鼓什麼的更是不缺,看上去很是熱鬧。

一番喧囂嘈雜,大將軍儀仗終於透過長安西門甬道,進入長安城內。

隨大將軍南歸的軍兵,被帶著去到駐紮的軍營,迎接大將軍回京的朝廷命官們也都紛紛告辭離去。

直到所有該走的人都走了,只剩下些幫著大將軍引路或是回府佈置的官員還留在隊伍之中。

這個時候,魏王李玄道才露出真正的笑容,微微拱手道:“本王也就陪你走到這裡了,本想跟你多聊聊,在京裡呆的久了,外間之事看是看不到了,就想多聽聽,但你這一路辛苦,之後宮裡肯定還有聖旨下來,你這裡回府又是一番忙亂,也就不打擾了……”

說到這裡,頓了頓,卻是話鋒一轉,低聲道:“靖佳那丫頭不錯,命又不好,以後多照看些……若是負心薄倖,本王這裡可繞不了你……”

說完,也不待趙石再說什麼,大笑道:“本王這就去了,改日再招你過府飲酒耍樂,告辭。”

隨即,帶著幾個隨從揚長而去,看上去頗為灑脫,但總不脫孤寂淒涼的味道。

趙石微微蹙了蹙眉頭,這才想到,別看靖佳公主看上去孤孤單單的,但人家的可有著不少哥哥呢,看上去人緣還不錯?怎麼往日裡沒看出來呢?

而他和靖佳公主的事情,都傳到魏王耳朵裡去了?

這外間的傳言,定也已經是紛紛揚揚,自己到是無妨,對靖佳的名聲卻是有礙,不如趁此機會,娶了過門算了,想來李全壽那小子也不至於不答應……

不過這事還得容後再說,如今已經入城,家門近在咫尺,什麼朝廷,什麼聖旨之類的,都不如回家要緊……

回身揮了揮手,一行車馬漸漸加快了速度,奔著定軍侯府方向而來……

(求月票,果然單章求月票效果顯著,今天單位停電,所以這兩章都要晚上碼出來,很費勁,明天也是如此,而且明天晚上還要請人吃飯,夠頭疼的,尤其是停電之後,空調沒了,那熱的,真讓人受不了。)(未完待續。請搜尋,更好更新更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