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宮,武英殿。
朱棣在草原搞錢的這段時間,朱允炆也沒閒著。
他不僅設計了最新版大明寶鈔,還改良了造紙工藝,甚至連火藥配比都做了修正。
現在京營的實力,比之前提高了不少。
只要甘鍋鍊鋼法成功,大明將邁入一個全新的時代。
當然,這裡面還有李景隆的功勞。
李景隆自從收到朱允炆轉送的奏摺後,那是沒日沒夜的幹,歷時兩個月,終於找到了新金礦。
大明朝廷因為這些金礦,開始發放新一輪的大明寶鈔。
如此一來,大明朝廷在短時間內不會因為錢的問題,停止發展。
而此時的朱允炆,正在研究大明的火器圖紙。
他想改良現在的火器,就必須瞭解大明的火器工藝,否則新的工藝傳到大明工匠手中,他們也會無從下手。
“果然不能一蹴而就啊!”
朱允炆看完所有火器圖紙,不由長嘆一聲。
從火門槍到火繩槍,再到燧發槍,經歷了幾百年。
這幾百年的發展,不光是技術的鴻溝,還是材料的鴻溝。
就算他知道燧發槍的製作工藝,以大明現在的能力,也造不出來。
所以,只能退而求其次,由火門槍改為火繩槍。
火繩槍的原理很簡單,主要是利用幹麻繩浸泡硝酸鉀,點燃後處於悶燒狀態,再透過機括,牽引火繩灼燒槍管裡的火藥,進行發射。
這其中的難點,不是機括的製作,而是硝酸鉀的提取。
但對朱允炆來說,這根本不是難點,因為他上輩子是學霸,提取硝酸鉀的方法,不知有多少。
隨手寫了一個簡單有效的提取方法,朱允炆便讓王忠去準備材料。
而這時,何衝正帶著謝縉來到武英殿,拜見朱允炆。
“陛下,謝大人來了。”何衝朝朱允炆拱手提醒道。
朱允炆抬頭打量了一眼謝縉,發現他鼻青臉腫,不由滿臉錯愕:“謝卿這是怎麼了?”
“陛下——!”
謝縉聽到朱允炆的詢問,二話不說,直接跪了下去,痛哭流涕。
朱允炆嘴角微微一抽,朝何衝擺了擺手,後者識趣的退了下去。
謝縉之名,可以說萬古難滅。
這個大明少有的天才,在大明前進的道路上,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