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董?完井嗎?”李仁軍再次催促。20多個含油層,就意味著能試油20多次,有極大的機會產出工業流的。
當然,產生舍油層的原因很多,也不是見到油層就能見到石油的,大多數時候,即使是產量很高的油區,也不能保證試20個舍油層就能出現一次工業流。運氣不好的勘探隊,工作三五年時間,也不一定打出過工業流。
但是,眼前確實是一個不錯的機會,油砂的表現和含油層的厚度都非常不錯,如果不是因為這是第一口勘探井,李仁軍自己就會命令完井的。
但在一次石油勘探中,第一口勘探井往往要打的深一點,以充分的瞭解地層的結構,以及油區的地質狀況。專業的地質專家,透過他們連綿不斷的取心,就能瞭解到地下情況,這是相當重要的勘探步驟,李仁軍不能輕易的改變它。
在最快的速度和最高效率之間,蘇城猶豫片刻,抬頭問:“晚上能繼續鑽井嗎?”
天色已晚,與其此時完井,不如再爭取千幾個小時的鑽探時間。
李仁軍想了一下,低聲道:“昨天晚上是起了大風的,今天晚上會不會有風不好說,我晚上親自值班開鑽。”
要是速度快的話,十幾個小時能打好幾百米的深度,穩穩的超過2000米深度。這樣一來,這口井試油的時候,其他油井也可以得到相應的地質資訊的支援,能夠加快總體速度。
蘇城拍拍他的肩膀,道:“好,我陪你一起。”
李仁軍一愣,馬上搖頭道:“有我值班就可以了…“既然來了井站,我就不是來躲清閒的。”蘇城不能把所有的壓力都交給他。晚上的大風確實可怕,但只要注意一些,也不會有實質上的危險。只是在這樣寒冷的天氣裡鑽井,有些太辛苦了。
李仁軍口拙,也不懂勸說的方法,只能默默點頭,然後督促著大家加快速度。
天色漸漸暗淡下來。
天上明亮的星也越來越多。
是一個晴朗的夜。
翌日,1105度開始完井固井,司時,蘇城也通知了臨時營地,讓幾名技術專家都來支援。
在石油勘探過程中,試油既講技術又講運氣。有時候,油井下面明明就是油層,但就是試不出油。油層被汙染,壓力不足等等,都會讓本該噴射出來的石油沉靜下去。
深埋在地底的石油,雖然給予了人類極大的幫助,但從發現到勘探,從勘探到採抽,從採抽到冶煉,每一個步驟都充滿了風險。
就像是一切成熟的行業一樣,越晚進入的人就要承受越大的壓力。
〖中〗國50年代開始真正的進軍石油行業,到了80年代末,才勉強能夠達到擁有自我體系的程度,要到2000年前後,〖中〗國的石油行業才有了世界級的競爭力。
大華實業站在〖中〗國石油工業的肩膀上,比中石油等國企跑的快了兩步。不過,具體到行業的方方面面,大華實業的覆蓋率是遠遠比不上龐大的中石油的。
像是專業的試油隊,就根本沒有配置,只能用相應的技術專家來承擔。
等直升飛機將人員裝置運到,蘇城卻返回了臨時營地。
完井試油是壓力極大的工作,蘇城留在當地也於事無補。
要說起來,試油的步驟,很像是蘇城當年在勝利油田賭廢井所做的補孔操作。所不同的是,廢井畢竟是曾經出現過工業流的油井。相比之下,南2號的油井下方最終是否能找到石油,又是兩說。
甚至庫瓦克地區,是否真的有油藏,也不是百分之百的事。
要是撞到倒黴的10%,誰也沒有辦法。那些有百年曆史的跨國公司,多多少少都曾碰到過這種情況。做老了勘探地質的技術人員,最怕的也是這種壞運氣。
每到試油的時候,基督徒劃十字,佛教徒“阿彌陀佛”的多的是。如馬拉西亞和印尼的華僑,一邊huā大價錢請來科學家做地質分析,一邊跪在蒲團上吃齋唸佛,同時還不忘給路過的神仙供上豬頭……那是誰都不敢得罪。
大華實業儘管有各種各樣的疑慮,但大家的心情總體來說還是不錯的。蘇城回到營地,就見秦世維拿著一個大鐵坨子在那裡練臂力,同時還笑呵呵的問蘇城:“情況如何?”
蘇城把自己延遲一晚再完井的要求說了。
秦世維馬上點頭道:“當時的情況,你的決定是對的。當晚完井的話,其實是浪費了一晚上的時間。嗯,這樣一來,對另外三口井也有極大的好處。”
充分了解地質狀況,就能有的放矢。
蘇城想了一下,道:“我考慮,第二批井可以前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