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算要去,也是去第二口井,那裡馬上也要開始試油了。”1號井不能出油,也來不及了。”
秦世維打的就是這個主意,馬上道:“那我就去第二口井,非得給它試出油來。不過,新馬集團的油井聽說也要開始試油了,你得派遣直升飛機送我去那裡,易外,我要帶些裝置走,你得給我找一架大的運輸機,否則路上就要2天,再有什麼耽擱了就麻煩了..—……”
“沒問題。”蘇城都不用他說完,一口答應了。
秦世維見他不像是說笑,不禁道:“現在租賃直升飛機可不便宜,重型運輸機就更貴了,你得找阿里克塞幫忙才行。””
“你就算不說,我也要給你找直升飛機的。大華的首席鑽探工程師,用兩天時間在路上跑,那算是什麼。”
秦世維在國企呆久了,習慣了出差前的討價還價,聽了蘇城的話,反而有些奇怪的表情,搖頭笑道:“你們做資本家的,還真捨得。”
在1992年以前,資本家可不是開玩笑的話,是相當嚴肅的帽子。不過,隨著南巡講話,國人不問姓資姓社了,資本家也就可以拿出來當玩笑了。
蘇城淡淡的笑了,道:“你只要能把直升飛機的費用賺出來,我就賺到了,錄削勞動力才是真的錄削。””
“最好你能錄削成功。”秦世維還是不太習慣大華的花錢的方式,不過,此時節省兩天時間確實有用,否則他是一定要厲行節儉的。
第二天.
大華的第二口油井開始試油。
同時,新馬集團的新1號油井也進入了完鑽狀態,深度2300米,比他們預計的短了200米,也是為了爭取到時間。
這天的酒宴上,喝酒的人就少了許多。
即使是嗜酒的老俄羅斯人,也只是淺酌兩口,和個半斤八兩的就住口,然後口齒清晰的與人談論試油的事兒。
從早到晚,不停的有電報往來,但代表試油成功的訊息,是一條都沒送來。
大家雖然有點失望,但也都習慣了。
第三天,依舊是什麼訊息都沒有。
李政夫一邊感受著壓力,一邊觀察著蘇城。
伊藤信重看出了他的壓力,安慰道:“如今是考驗鑽井隊水平的時候。咱們花費的大價錢,此時就該得到回報。他們的人手再多,一口鑽探井也投入不了多少人,反而是咱們的技術,能起到大的作用。”
“說的也是,咱們贏下來的機率,本就應該是最大的。””
兩人說著話,好像壓力也小了不少。
然而,這一天仍然沒有好訊息傳來,倒是大華實業的試油速度比他們快。細問之下,大華實業是24小時工作的,挪威勘探隊雖然也是飅小時,晚上卻只有三分之一的人開工。
第四天仍然如此,眼看著試油即將結束,不止是兩家公司,阿里克塞都坐不住了。
庫瓦克地區是否真的有油,已經變成了疑問。
隨著新馬集團第二口井即將完成,李政夫做出決定:“鑽到3500米再完井。”
這不是一個容易的決定。多鑽1000米,要用掉好幾天的時間,若是在下面的岩層遇到麻煩,拖延一兩個星期是很正常的。但是,大華實業的兩口井和新馬集團的一口井都試油失敗,令新馬集團的專家將失敗歸咎於油井的深度不夠。2500米的深度,確實是有些淺了。
李政夫這樣做,是將希望放在了2500米到3500米之間,從技術角度來說,的確有一定的道理。
他的決定,給大華實業以相當的壓力。
是繼續原來的井深,還是增加井深,將會直接影響勝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