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四百三十九章 氣短

至多兩個小時的時間,蘇城就商定了7家工廠做總段工廠,加上以前向大華實業提供總段的廠商,大華船業的總段供應商已超過了10家。

這個數字,不光令邊上的榮尚國吃驚不小,中船集團內,原本笑盈盈的看著外國友人的先生們,也嚇了一跳。

至晚間,幾家船廠的人,再次聚集到了本埠。

看幾個人風塵僕”超級能源強國”僕的模樣,明顯是匆匆趕來的。可不是每個船廠都像江南造船廠那樣設在本埠。一些地方遠的,就得坐飛機趕過來,還有坐火車過來的,精神更是萎靡。

93年的國內航空業正在大發展的階段,也就意味著尚不成熟。許多線路都是隔日或者一週才有一班飛機的。火車線路倒是遍佈全國,但擁擠程度也是冠絕國內交通業,緊趕慢趕的過來,總不會有多輕鬆。

五郎出面招待對方,私下裡頗為快意的道:“讓他們不早點做決定!”

表面上,他是好吃好喝的伺候著,但談到股份購買的時候,卻開始支支吾吾起來。

幾個船廠頓時急了。在他們看來,蘇城完全是要反悔的節奏。就是原來不願意出售股份的榮尚國,也回到船廠,一門心思的要清掉三產公司。

對於任何一個國企而言,清理三產公司都是項巨大而困難的工作。有的人有的企業,也許要在這份工作中耗費數年乃至十數年的時光……

不過,透過此事也能看出各個船廠內盤根錯節的勢力,以及船廠領導層的能力。

對蘇城來說,一家有能力清退三產公司的國企,至少是一家有執行力的企業,職工內部的利益糾葛也不至於太深。

6月末,最後一艘合約船交付使用,並且得到了使用方的好評。

前來大華實業的外國企業數量,也不再侷限於亞洲一地。歐洲和美國的使用者,在嚴格的檢查之後,自然””而然的將200天一艘船的故事宣傳了出去。

大華得到的報見請也越來越多。

中船眾再也坐不住了。

假如是私企,他們對大華實業的避而不談估計沒有任何辦法,但中船畢竟的是正部級的企業,曾經的六機部的力量總是比區區大華實業要強的。

沒多長的時間,丁志鵬就苦笑著打來了電話,問:“蘇城,你在哪裡呢?中船的老孫,找到我這裡來了。”

蘇城暗地裡笑了兩聲,直接道:“我就猜他們能找到誰來做說客,沒想到是丁主任您……”

“副主任,副部級。孫總經理是正部級,我得聽他。”丁志鵬面對孫道孚,笑呵呵的開了個玩笑。

這次輪到孫道孚無奈了。他的正部級,在權力上面,和丁志鵬是沒法比的。

本來,孫道孚是不想管下面船廠和蘇城的事的。他還有一屆任滿,對於股權和國有資產等敏感問題,真心不願插手。

但是,最近一段時間來訪的外國船廠實在太多了,這不光讓孫道孚意識到了大華船業掌握的技術的價值,更重要的是看到了大華船業的上升速度。

如果讓大華實業順風順水的成長下去,作為中國造船業的龍頭企業和管理者,中船又如何自居?

當出售股份和身後名聯絡到一起的時候,孫道孚不想管也要管了。

電話那頭,蘇城笑呵呵的道:“那就坐一坐吧,下午如何?”

“下午?”

“我在京城。”

丁志鵬釋然,捂住話筒說了兩句,笑道:“那就下午,你來發改委好了,委裡的同事,對大華船業的模式,都很好奇呢。”(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