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四百五十六章 軟肋

&nbsp “五星邀五環,běi jīng連四海,中國正開放,長江敞胸懷……光榮的旗幟高高飄揚……告訴藍天,告訴大地,我們奔跑向未來……”晚上六點,工廠的高音喇叭裡,就放出了歌聲,像是學校的鈴聲似的,宣佈當天的工作結束。

換班的工人和下班的工人,像是兩條洶湧的河流似的,迅速的塞滿寬敞的馬路,安靜的車間,也被濃烈的《五星邀五環》的歌聲裝滿。

正在思考間的蘇城和林永貴不自覺的站起來。..

《五星邀五環》是七運會的主題曲,也是典型的政治歌曲,是中國第一次申請奧運會的伴奏。

儘管如此,《五星邀五環》的曲風中飽含的昂揚氣勢,卻是非常符合兩人的心情的。

1993年,正是國人最希望證明自己的一年。建國近半個世紀,改革開放十多年,當多年的物資匱乏結束,當多年的艱辛緩解,當睜眼看清了世界……中國人突然無比的希望,有一個人站出來,最好是一個外國人站出來,證明自己多年來的堅持和奮鬥,不是水中撈月,入海算沙……

申請奧運會,正是這種渴望的最終體現。

一首歌即將結束,林永貴忽然像是驚醒過來似的,道:“如果能建成中哈線,獲得一塊中亞的油田,我這輩子,就算是值了。”..

蘇城一愣,旋即笑道:“林總太小看自己了,您還有大好的光yīn。能做許多事。”

“只要能做成這件事,我就心滿意足了。”離開了自己的地盤,林永貴似乎也卸下了他那嚴肅而威嚴的面具。重複了剛才的話。

蘇城微微點頭,臉sè也變的認真了。

他的目光從車間那並不明亮的窗戶上望了出去,眼睛盯著灰黃sè工裝組成的隊伍,一會兒,低聲道:“無論中哈線是否能行,我都會前往亞塞拜然,嘗試獲得一塊的油田的。”

其實。蘇城遠不必告訴林永貴這個計劃,但這一瞬間,他卻覺得。也許應該讓林永貴知道此事。

盯著亞塞拜然的油田的公司太多太多了,勝利油田或者國內的什麼公司,遠沒有成為有力競爭者。他也不用

林永貴並不驚訝,只輕聲問道:“如果中哈線不成。你在亞塞拜然獲得油田以後。怎麼運輸石油?”

“據說,美國人會建一條亞塞拜然到土耳其的石油管線,以繞過俄羅斯的控制,假如我獲得了亞塞拜然的油田,又沒有爭取到中哈線或者安大線,大概會爭取使用這條石油管線。”蘇城簡單的解釋了一句,再次透漏出一條資訊,不似他記憶中的訊息。這個訊息是資訊局自美國公開渠道蒐集的情報,經過分析後得出的結論。與事實相差無幾。

雖然不知道美國人建的管道,每年的透過量有多少,但借用別國的管道,肯定會有種種的不方便的。商業競爭且不提,光是政治變動就夠喝一壺的了。林永貴也做了多年石油,非常清楚失去運輸渠道的窘境。假如大華獲得了一塊亞塞拜然的油田,那一旦出油,鑽井差不多就是不能停的,運不出去,最好的解決方案,也是廉價出售給美國的中間商,最終只賺個本錢。

這也是石油開發的風險之一。為了獲得世界上總價最高的液體,石油公司自始至終,都是冒著常人無法承受的風險的。

相比於國企,私企承受的風險尤其巨大。特別是小型的私人企業,往往是前一秒天堂,後一秒地獄……

林永貴摸了摸兩鬢的白髮,籲聲道:“誰都不容易。其實……”

他遲疑了一下,還是說了出來:“其實,大華不做石油開發,不做石油管道,也能過的不錯。我這輩子,就給了勝利油田了,你不用知易行難。”

“難走的路,被人走的多了,也就變成了容易走的路,好不容易來到這個世界,要是追求享受,就不該做企業。”蘇城半真半假的道。

林永貴眨眨眼,笑了:“也就你這樣,才能石油開發吧。”

“是有了林書記你們開創的基礎,我們才有了選擇。”蘇城不失時機的捧了林永貴一把。

林永貴笑的歡暢,摩挲著下巴,道:“想一想,我也是五十多歲的人了。入黨32年了,要說基礎,我這一代人,也是站在了前人的基礎上。”

不用蘇城回應,林永貴自顧自的道:“我是61年入黨的,三年自然災害的最後一年。那時候,別說是奧運會了,從國外購買石油的事,我們是想也不敢想。大家早上起來喝一碗野菜粥,再喝一肚子的水,就搖搖晃晃的去幹活,每天憋足了勁,就想能多采1噸的石油,能多換點化肥回來,多換點糧食回來……”

年輕時的記憶,總是最難以磨滅的。

林永貴輕輕的吁了一口氣,轉過身子,背對著蘇城,道:“時代不同了……當年,誰敢想象,有一天,咱們有能力建一條上千公里長的鋼鐵的管道,然後從國外購買石油……”

蘇城被他說的也有些激動,鄭重道:“我們一定能做成的。”

“是一定要做成。”林永貴微微提高了聲量,道:“咱們國家有12億人要解決12億人的溫飽,要讓12億人吃飽穿暖,過的越來越好,就要比現在多的多的花費,多的多的塑膠大棚,多的多的化纖…我想,別的國家,也會有同樣的要求。因此,別看現在的中東石油便宜,總有一天,會不便宜的。透過馬六甲海峽的海上石油通道,也說不上安全。石油資源的爭奪,以後會愈演愈烈的。”

蘇城心裡頭明白了,林永貴似真似假的真情流露,原來都是為了中東石油在做鋪墊。

90年代的中東石油確實便宜,低硫的甜油一度賣到30美元以下,這樣的輕質原油是國際市場上的熱銷貨,能夠比中亞等地區出產的重油提煉出更多的高附加值的產品,向來是各大煉油廠的最愛。然而,因為經濟危機和石油增產,以及世界和平種種影響,90年代前中期的原油都賣不上價格。

在國內,採不如買的論調自然會漸漸盛行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