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動輒上億美元的石油勘探投入,直接購買中東原油,似乎經濟xìng更好。
但像是林永貴這樣的保守派,他們是不會認同這種論調的。偏偏採不如買的調子rì漸高亢,林永貴大概也擔心蘇城改弦易轍。
其實,從純賺錢的角度來說,開採中亞石油,並不能說是一個上佳的選擇。同樣的錢,放入房地產市場,投入商業流通領域,也許能得到更多的回報,風險還更小一些。
林永貴的底牌,只能是信仰和目標。
雖然聽起來有點虛無縹緲,但中國的事業,中國的實業,中國的成功,不正式在虛無縹緲中建立起來的嗎?
身為副部級的官員,林永貴從不會低估信仰和目標的力量。
人,總是得有些追求。
獲得的越多,追求反而會越純粹。
……
蘇城並沒有給林永貴一個確定的答覆,但他一直陪著林永貴走出廠區。
中哈石油管道,即使是企業行為,也脫不開國家力量,不是他說辦成就能辦成的,更別說是許諾了。
林永貴想要的,只是蘇城在這個專案上的投入,並不是真的想要一句不負責任的承諾。他見蘇城謹慎處事,反而更加高興。
晚間,林永貴悄然離開濟*南。
蘇城繼續參加了濟柴動力機廠的宴會,第二天和第三天,又分別參加了兩場會議,理順了公共事業部和分公司之間的關係,才施施然的離開。
國內的媒體雖然早就不守規矩了,但他們的嗅覺大多停留在紅包上,還沒有進化到狗仔的水平。沒有哪個工業報刊的記者有留意到蘇城的動作,就算是大慶的張長亭,其實也沒有將注意力放在林永貴身上,而是投注在了總公司那裡。
官員們的眼睛總是盯著上級領導,至少在國內市場,這是相當有效的。
可遇到大華這樣的私企,就往往會出現遺漏。
蘇城可不像是國企或zhèng fǔ的領導那樣,需要按時參加一些有的沒的會議,或者時不時的做彙報。
他甚至不用向任何人解釋自己的行程和安排。
這樣,當他在巡查旗下企業的過程中,慢慢的消失了,也沒有人意識到問題。
在關注的盲點。蘇城從歐洲轉飛,抵達了哈薩克首都阿拉木圖。隨行的除了大華集團的專業人員以外,還有特意請來的幾名設計規劃師,。
蘇城從不打無把握的仗。在石油開發的過程中,也不會有碰運氣的人。
綜合資訊局提供的訊息,以及蘇城自己的記憶,他非常確定,阿拉木圖這座歐洲味濃郁的城市,掛著“哈薩克首都”的頭銜的rì子,屈指可數了。
鐵腕總統納扎爾巴耶夫最感興趣的事情也許是石油,但他最頭疼的事,卻是“遷都”。
是的,用不了幾年,美麗的阿拉木圖就不再是哈薩克的首都了。
為了對抗國家內部的反抗,鋼筋鐵骨的扎爾巴耶夫也不免露出軟肋。
……(未完待續。
PS:……
早上6點了。
我廢柴起來,連自己都害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