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四百九十四章 十分之一的碳纖維

實驗室是個吞金的貔貅。沒有哪個實驗室能真正做到自負盈虧的,尤其是在中國的土地上,專利根本就沒有人在乎。93年的中國甚至還沒有成為《專利合作條約》的成員國。大華實驗室能執行下去,全靠大華實業來輸血。

作為大華實驗室的老大,黎渙祥要是繼續悶著,也堅持不了多久。所以,黎渙祥表面上仍然傲骨嶙峋。心裡其實很豐滿了。

將只是有了眉目的碳纖維專案,加入到檔案裡去給蘇城,就能說明黎渙祥的活泛。

他要是這樣寫正式檔案。不用蘇城說話,學術委員會的板子首先就要打過來。但那檔案是楊明要的,只是給蘇城建宅子的設計,不能算是大華實業的活動。總部的學術委員會也就管不到。

另一方面。這樣的檔案被蘇城注意到的機率,卻是比其他檔案還要大。

同樣的念頭,指不定也存在於智慧玻璃、異形PVC等專案,只是蘇城無心細究,和黎渙祥打了聲招呼就問:“碳纖維的研究到了什麼程度?”

黎渙祥沒想到他這麼直接,訝異的道:“我們已經試製出了一種各向同xìng的瀝青短纖維,拉伸強度大約800Mpa,模量70Gpa。”

碳纖維的輕質量和抗腐蝕xìng能是遺傳自原料的。要求也不是太嚴格。畢竟,輕質量和抗腐蝕的材料多了。碳纖維真正的革命xìng還是體現在拉伸強度和模量上。

前者是人們通常所理解的強度,後者可以理解為彈xìng能力。用魚竿的來看,拉伸強度越大的碳纖維就能拽住更重的魚,模量越大則能讓魚竿忍受越大的彎曲。

蘇城默唸著800Mpa和70Gpa,也沒有感xìng的認識,就問:“東麗的碳纖維的資料是多少?”

“您是問哪種?”黎渙祥嘿嘿的笑著,有些想轉移話題的意思。

“最好的。”蘇城斬斷他的邪念。

黎渙祥咳嗽兩聲,猶豫片刻才說:“碳纖維的拉伸強度和模量不可能雙高的,肯定是一種高,另一種要低一些。”

“說資料。”

“看您急的。”黎渙祥就是不說。

“快點。”蘇城和他捻熟,一點面子都不用給。

黎渙祥嘿嘿的笑,他的臉皮早練出來了,旁邊的研究員就不好意思了,站出來道:“現在世界上最好的碳纖維,拉伸強度最高的有7個G,模量最高的能有600Gpa吧。”

和大華實業的碳纖維相比,兩個資料都有10倍的差距。蘇城雖然不瞭解這方面的細緻資料,但他有一個模糊的認識,3倍大概是比較有商業前途的產品,10倍的話,就很難獲得大面積推廣了。

怪不得有了實物,黎渙祥也是謹慎的說了以一定成果。

蘇城轉頭一笑,心想:自己要求也太高了,要是真能達到最高水平的三分之一,豈不是要趕超英美了。這個時候的英美兩國,在碳纖維的生產方面,還真不能說是優秀。

黎渙祥觀察著蘇城表情,等他結束了咬牙切齒的動作,才小聲道:“這位是王贇博士,碳纖維專案就是由他主持的,只用了兩年時間,就得到了目前的成果。他剛才介紹的碳纖維,有7G拉伸強度的碳纖維,模量就小多了,只有400。模量600G的,拉伸強度自然不能太高。”

600比70也是8倍的水平,黎渙祥自知說服力較弱,忙到:“我們現在也只是研究的開始階段,如果能提供更多的研究經費,達到7G不敢說,3G是還是能做到的,是不是王贇博士?”

王贇是個文文弱弱的書生,大約30歲的年紀,帶著酒瓶底似的眼鏡,眼睛略顯浮腫。他有些遲緩的看了黎渙祥一眼,才輕聲道:“咱們的目標是先做1.5G的。”

黎渙祥當時就冷場了。他不知道該說什麼啊!

蘇城“呵”的笑了出來,楊明也迅速陪笑。周圍頓時是笑聲一片。

“老王太實在了。”黎渙祥總算憋出了一句。

王贇頂著周圍的笑聲不為所動,淡定的道:“我們做的是瀝青基的碳纖維,和聚丙烯腈基的不一樣。這種碳纖維的模量高一些,拉伸強度要低一些,從目前的同向異xìng的瀝青短纖維發展到各向異xìng的瀝青短纖維,估計拉伸強度能從800提升到1500,再多就不好說了。”

“能確定提升到1.5G?”

“最多一年,而且模量能提升到230,這個算是達到國際標準了。”王贇似乎信心十足。

“好。那我就靜候佳音了。走,咱們去看看實驗室。”蘇城自然是鼓勵為主,不管怎麼說。人家把碳纖維做出來了,xìng能弱是能預料到的。就大華實業目前的投入,怕是比國外專業公司少了百倍都有可能,像是這種燒錢的材料遊戲。沒錢又何談發展。何談跨越式發展。

黎渙祥略輕鬆一些,一馬當先,在前面領路,口中笑道:“蘇董別看咱們的碳纖維資料差些,這還是申請了專利的,各國的專利都申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