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首批開放的待勘探地區共有11塊,5塊在海上,6塊在陸上。海上的五塊,目前確定的有巴庫東南110公里的扎法爾和馬沙爾,陸上的六塊,確定的有加拉博力和卡拉馬丁……”小阿利耶夫用生硬的語氣念著檔案。
臺下的石油公司代表們交頭接耳,興奮難以抑制,與臺上的亞塞拜然人的表情截然相反。
11塊勘探地區!哪怕只有三分之一勘探出油,那也有4個油田。
而就亞塞拜然的歷史來看,他們選擇的11塊油田,出油的可能都是極大的,其中半數以上的油田,都經過了前蘇聯的初步勘探,這是阿利耶夫表現出的誠意,也是臺上的亞塞拜然人不爽的地方。
設身處地的想,假如中國好不容易獨立成功,外國公司卻深入內陸,予取予奪的選擇資源點來進行開採本國最重要的原油,又當是何種心情。
然而,弱肉強食的世界生態即是如此。
1920年的阿澤爾人戰敗於布林什維克,連自己的烈士陵園都沒保住,1993年的亞塞拜然人可以拒絕外國石油公司的予取予奪,可以拒絕開放勘探地區給外國公司,但結果或許更糟。虎視眈眈的亞美尼亞,鷹顧狼視的侯賽因諾夫與馬梅多夫,居高臨下的俄羅斯和土耳其……若是政府的合法性都無法保證了,一紙政策的價值也可想而知了。
年屆70的阿利耶夫想的很開,既然要拿油田出來,乾脆一口氣拿出11塊,反正外國石油公司也是給錢的。
這多少有些出乎其他人的意料。
所謂的其他人,既包括石油公司的代表,也包括亞塞拜然人。
蘇城端起杯子。潤了潤嘴唇,突然有些心動。
也許,在計劃外再拿下一塊油田?
就算比不上阿齊久油田的龐大,但以亞塞拜然的油氣資源的豐富程度,隨便一塊油田,年產百萬噸原油都很正常……
當然,也有可能勘探不出油田。
蘇城陡然膨脹的貪婪之心被踩了剎車。扎法爾油田就是一個有名的無油勘探區。美國公司在簽訂了一份大合同以後,興致勃勃的在此勘探三年之久,終究什麼都沒得到。失望而去,虧損數十億美元。
大華實業若想拿下阿齊久油田,那可經不起折騰。
異日的阿齊久油田,一度佔據亞塞拜然原油出口的80%產量,是被譽為“大象起舞”的BP公司的最大依仗。若非折戟於俄羅斯秋明油田。BP公司有望成為21世紀最大的公司。
從未來的角度來看,BP的失敗,多少代表著大英帝國的失敗。換成埃克森美孚,普京怕是沒那麼容易奪回他的秋明油田。
90年代的中國,就連GDP都追不上大英帝國,蘇城也難興起“大四喜”的豪情。
“阿齊久油田第一!”蘇城默唸一句,開啟了遞送下來的檔案。仔細看了起來。他在亞塞拜然下了巨大的賭注,目標自然不僅僅是一個油田,不過,飯要一口口的吃。只有拿下阿齊久油田以後,他才會考慮其他的油田。更進一步的說,拿下阿齊久油田,還能提升大華實業在國際石油界的地位。到了那個時候。普通的油田,也就沒必要留著口水去爭了。
會議廳內配有同聲傳譯。但只提供英語、突厥語和法語三種語言。蘇城將耳機聲關的很小,目光放在剛剛派發的檔案上。
小阿利耶夫說的內容,基本在檔案上都能找到,他也就懶得練習聽力了。
檔案的前兩頁都是廢話,除了重複4塊油田的位置以外,剩下的7塊油田並無說明。只有少數幾個人知道,未確定的油田包括巴庫以東100公里的齊拉格,裡海段的以拉姆和穆拉漢雷,前者正是阿齊久油田的方位,後者則是備受關注的大油田所在地。
蘇城迅速翻頁,找到了油田競標的方式:浮動分成和簽約金。
這是90年代經典的石油開發模版,蘇城輕輕的鬆了一口氣。
只要是分成模式就好,雖然比不上80年代令石油公司快樂的石油特許權買斷政策,總比2000年以後的油田開採服務合同要舒服的多。
蘇城手指壓著紙面,慢慢向下滑動:
年產100萬桶以下的油田,亞塞拜然政府的基礎分成為20%。
年產500萬桶以下的油田,亞塞拜然政府的基礎分成為30%。
年產1000萬桶以下的油田,亞塞拜然政府的基礎分成為40%。
年產1000萬桶以上的油田,亞塞拜然政府的基礎分成為50%。
競標的內容,就是在基礎分成上的提高比例了。換言之,如果獲得一個年產150萬噸以上的油田,最少要分給亞塞拜然政府50%的利潤,為了競標成功,石油公司給出55%乃至60%都是有可能的。
就目前的石油價格來看,這倒也不算太多。畢竟,再怎麼樣都是年賺上億美元的生意,放在歐美髮達國家,一家高利潤公司的繳稅也要繳這麼多了。
最吸引人的還是30年或35年的合同期。自70年代以來,亞塞拜然的合同時間是最長的,所謂的世紀合同,有一多半的價值在這個合同時間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