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會兒,四郎提著比自己胳膊還要粗的黑色塑膠袋進來。
戴旭睜大眼問:“全都是嗎?”
四郎搖頭道:“不全是。”
他接著彎腰到房間的吧檯下面,直接抱出一個垃圾桶,然後抽堊出一個同樣的黑色塑膠袋。
戴旭疑惑了:“這是什麼?”
“哦,我們之前把邀請函當垃圾扔了。”四郎戴上手套,找出一份又一份**黏糊糊的邀請函。
戴旭的表情怪異的像是烤糊的麵包。
王林使勁的咳嗽了兩聲,道:蘇董原來不準備去這些宴會?”
“有上百個宴會,時間都集中在一個星期以內,我挑了幾個不準備全去。”
“原來如此。”戴旭尷尬的笑了兩聲,看到自己討要的邀請函在垃圾桶裡,感覺是有點怪異的。
邀請函各式各樣,還有燙金和木製的。因為數量很多,蘇城很快也戴上手套,一同清理。垃圾桶裡有啤酒和麵包屑的殘留,粘在邀請函,只要擦一下就乾淨了。
一會兒,戴旭將邀請函分門別類出來,分別給蘇城解釋各家公司的資堊本、背景等等資訊。
他的渠道和蘇城獲取資訊的渠道完全不同,一番解釋之後,頓時讓蘇城對阿布扎比的石油公司有了全新的瞭解。
戴旭也是越說越激動。對中堊國外交部來說,這是個難得的機會。對戴旭本人來說,也是個難得的機會,作為商務參贊,他的工作就是增進兩國間的經貿合作,若能促進阿聯酋對中堊國的大量進口,那就堪稱完滿了。
蘇扔在旁笑著,這些公司都是看上了瑟坦地區的油氣資源,正像是中東地區的大多數企業一樣。甚至有些企業,完全依賴新的石油公司過活,因此,他對拓展公司間交往的需求,反而沒有戴旭旺盛。
將所有的邀請函都分類出來,戴旭自然是要帶走的。這個時候,他有些不好意思,想了想,道:“我聽說蘇董要在阿布扎比辦一個國際石油裝備展?這個訊息我們已經收到了,部裡的要求是全力以赴,我們這次拜訪,也可以把石油裝備展當作主要議題來談。對,這種談法,比單純的說兩國間經貿合作要好一些,對吧?”
“沒錯。”蘇城毫不意外戴旭的話。石油裝備展的重要很容易升級為戰略性,尤其是對阿聯酋大使堊館來說,更是如此。中堊國現在亟需外交破冰,而以歷堊史為軸,有官方背景的民間行為是最適合的。1954年,中堊國紅十字會前往日本破冰”970年美國兵兵球隊受邀訪華,都是經典的破冰之旅。阿布扎比石油裝備展只要能粘上個邊,立刻能得到無限優待。
戴旭留下一本石油公司的名錄才島開。蘇城大致翻了一下,全是與中堊國有關係的中東公司。
比起國內的版本,戴旭手上的這本修訂的更完整。蘇城暗暗點頭,將之交給四郎道:“傳真回國內吧,讓國內派人接洽。另外,找一輛車,咱們明天早上去工地看看。”
“明天就去嗎?那些宴會怎麼辦?”
“起早一點,爭取下午趕回來就行了。弄完了,你就去休息吧。”
四郎“哦”了一聲,又連忙補充道:“我做200個俯臥撐就睡了,要不睡不著。”
翌日早晨,蘇城5點鐘起床,坐上租來的SUV往瑟坦工地而去。3個小時後,就看到火紅色的大旗下的沙鳴印。長時間的風沙讓他原本粗糙的面板像是磨砂紙一樣,又黑又糙。
大旗下方,正是大華實業自建的第三套海上鑽井平臺。它用八隻腳立在淺海中,死死的鎮堊壓著下方的油井。上層鋼鐵鑄就的工作面上,則有人來來往往。
蘇城乘坐通勤小艇,跳上了鑽井平臺,四處打量。正在工作中的工業機器和車間中剛剛生產出來的鋼鐵巨獸,氣質截然不同。
沙鳴印幫忙拴住小艇後,笑道:“咱們平臺的原油產量還不穩定,沒辦法弄歡迎儀式啊。”
蘇城拍拍沙鳴印的肩膀,笑道:“用不著那些虛的。倒是你們,在國外勘探石油,辛苦了。大夥情緒怎麼樣?”
“開採出石油了,當然是高興了。”沙鳴印一隻手上捏著對講機,樂道:“我們平常都是早上7點交接班的,今天早上6點,換班的人就差不多到齊了。”
“還有住在沙漠營地的人嗎?”
“有些人不習堊慣住海上。不過,他們起的就更早了,有些工堊人要4點鐘起床吃飯,趁著天沒有熱起來,坐一個多小時的車趕到海邊,然後登艇工作。我們規定,早上要連續工作6個小時才能休息,這個時間也是檢修的時間。”沙鳴印說的很自然,像是在早午餐一樣。
如果是在國內,蘇城也許還沒有感覺,但是,就站在瀕臨沙漠的淺海中,蘇城覺得自己都要被烤熟了,不禁道:“這種情況下,還要連續工作6個小時?”
沙鳴印愣了一下,失笑道:“你說話像是那些外國專家。現在可是最舒服的時間,等到中午和下午的時候,鑽井平臺的鐵欄杆都抓不成,燙人。”
“那外國工堊人是怎麼做的?”
“他們早上工作4個小時就休息,按道理,應該是下午再工作4個小時的,但最近一段時間,中午的最高氣溫有50攝氏度,他們就理所當然的再休息了,有時候要等到太陽快落山了,才再工作2個小時,一天下來,全部的工作時間也只有6個小時。”沙鳴印語帶不屑。
其實,就算匙個小時,在蘇城看來也很不容易了,估計那些養尊處優的阿布扎比工堊人都不願意上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