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城又問:“你說他們吃的好,義大利人怎麼弄的?通勤船來的多?”
“通勤船是阿布扎比提供的,來的時間都差不多。不過,他們買的東西比我們多。”
“咱們人比他們多,還不多買點?老沙,你不是這麼省吧?”
“我哪會從嘴裡省錢。”沙鳴印叫屈道:“咱們沒有大冰箱。東西買多了放不住。義大利人直接裝了個冰庫,還有保鮮的大冰箱,那些什麼雞翅披薩的都是存在冰庫裡的,放一半年都不壞,蔬菜也能吃半個月。咱就一個冰箱,這個不能比。”
“那咱也買大冰箱好了。冰庫要改結構,這個需求可以向廠裡提出,用在106號上。”
“你說真的?一套大冰箱買下來。不少錢呢。”
蘇城笑了。道:“你還說不省錢?”
“我是不浪費錢。”沙鳴印看了一眼前面,也有幾個表情怪異的工人,坐在地上看海。在海上工作的人。每天看海看的想吐,平常哪裡坐的住。
想到這裡,沙鳴印也就不堅持了。只道:“你可要算好了,不要這麼辛苦的採油,採到後面採虧了。我聽說,光是一套鑽井平臺就要好幾千萬,還有上億的,也不知多久能收回成本……”
“資金的問題,我肯定會考慮的。”蘇城拍拍他的肩膀,看看錶道:“快到吃飯時間了,我們到活動室坐著吧。外面的太陽毒的很。”
“剛來的時候,每天都脫皮,那些白人才嚇人呢,烤的和蝦米似的,不注意看,還以為曬熟了。”
兩人笑呵呵的進了餐廳兼活動室。此時,不值班的工人都會過來。也是鑽井平臺的社會活動中心。
特意戴上了白帽子的廚師,看著蘇城和沙鳴印來了,就宣佈開飯。大家排著隊到餐檯領食物,方式和大學食堂、單位食堂相似。
四口大桶裡,分別放著海帶燉肉、酸菜炒肉、紅燒魚塊、炒土豆絲。再加一盆紫菜雞蛋湯。看的出來,這已經是努力cāo持的結果了。
比起老外的快餐。中餐的製作確實麻煩了一些,一些材料也很難從阿聯酋買到。
蘇城一邊吃飯,一邊與工人輕鬆聊天。一會兒,廚師緊張的過來,問道:“蘇董,您覺得味道怎麼樣?”
“平時也是這個味道嗎?”
“是,沙總特意吩咐了,不許弄虛作假。”
蘇城笑看了沙鳴印一眼,道:“口味沒有問題,等以後咱們買了大冰箱以後,你要多做不同的東西。另外,另外,我看咱們平臺可以試做自助餐。”
“自助餐?”廚師不明白的搓著手。
蘇城於是給他細細解釋,道:“份量和現在是差不多的,但大家喜歡什麼就挑什麼,反而少了浪費,而且吃飯的氛圍更好,也減少你的工作量。”
“那想吃什麼吃什麼,不是總有東西剩下來?”
“剩下來的,下次就少做些,或者乾脆不要做。咱們食堂打飯,一些飯菜其實也浪費了,做自助餐,比較麻煩的地方,就是要菜式多一些,20多個人,可能確實不好做”蘇城停了一下,接著又道:“你的任務很重要,咱們出國在外工作,如果能吃好睡好,家裡人也就不至於太擔心了,你得琢磨著,讓大家都吃的開心……”
“定讓大家吃好喝好。”一股子使命感,環繞在白sè的廚師帽上。
蘇城在鑽井平臺住了兩天,新鮮感漸去。這裡的生活也越來越像是搖搖擺擺的海員生活。
28名工人和他,每天都工作8個小時以上,才能勉強完成rì常事務,若是遇到修理等方面的問題,就要通宵達旦,處理好了才能睡覺。
第三rì清晨,蘇城要返回陸地的rì子。
沙鳴印等一群人唱著《我為祖國獻石油》,準備歡送蘇城。然而,眼看著通勤船即將抵達,沿海卻起了大風,洶湧的波浪把通勤船拋起又丟下,雖然不至於傾覆,靠近鑽井平臺卻是無論如何也做不到的事。
7500噸的鑽井平臺也不能與大海相抗衡,30度左右的翹起不時發生,為了避免發生危險,大家重新回到了艙內。生產雖然不能進行了,安全工作反而更繁重,最少有20個人循著管道檢查,生怕有破裂或裂縫出現。
大浪持續到了下午5點,通勤船方才靠上了鑽井平臺。阿拉伯的船長大約早就熟悉了這種天氣,如常的喊道:“我們就停15分鐘,浪天防滑……”
蘇城被放在籠子似的電梯裡。緩緩的降到船邊,再被兩個大漢抽到通勤船上。
一箱箱預定好的食物和生活用品被放入吊籠,收回到頂端,工人匆忙卸下這些東西,又將垃圾等廢棄物送下來。
過程井井有條,15分鐘只是剛夠。
船長掐著時間,等到15分鐘,立刻啟動引擎。奔向海邊。
站到地面上的一瞬間。蘇城趴的一聲,就跪在了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