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一群亞塞拜然人想要作弊的時候,幾個外國人是看管不住的。
重複計票,漏票只是一個開始,直接修改數字等情況也免不了發生。
當然,這次不僅是阿利耶夫在作弊,馬梅多夫和侯賽因諾夫也在作弊。
這同樣是一場比賽,只是沒有看起來那麼光明正大。
最後一天,局勢開始變的緊張起來。
侯賽因諾夫掌握的軍隊,終究是令人畏懼的存在。而西方社會更加擔心民選政府變成軍政府,大使們穿梭來往,警告侯賽因諾夫不要使用武力,也警告阿利耶夫不要利用民眾。
時間一分一秒的過去。
好容易熬到了晚上,計票工作正式完成。
侯賽因諾夫、阿利耶夫和馬梅多夫,與他們妻子、部下坐在臺下,等待著開盅的剎那。
所有人都緊張的盯著主持人。
蘇城等人亦是如此。
大家就像是作弊的賭客,即使明知道盅下的骰子點數,也會在開盅的時刻緊張。
須臾。一個信封遞到了主持人手中。
他開啟,閱讀,確認,再閱讀以後,舉起話筒,喊道:“亞塞拜然總統是……”
稍作停頓,主持人再次提高了音量:“是……蓋達爾?阿利耶維奇?阿利耶夫!”
歡呼聲驟起。
蘇城不懂俄語,但他熟悉“阿利耶夫”的讀音,也狠狠的甩起胳膊,站了起來。
王觀等大華人,更是激動的叫出聲。
阿利耶夫笑的像是個聖誕老人似的。他沒有立刻走上高臺,而是與侯賽因諾夫站在一起,輕聲的說著什麼。
兩人早前就有溝通,侯賽因諾夫對於這項結果,其實也有所預料。他沒有露出明顯的失望的神情,簡單的幾句話後,卻是與阿利耶夫挽著手,一同走向了高臺。
在場的歐美人的眼神頓時亮了起來,包括亨克爾在內,都拼命的鼓掌。
在西方選舉中,選舉勝利固然重要,敗選者承認失敗同樣重要。
可以說,一場選舉的結束,應當以敗選者的演講,而非勝選者的演講為標誌。
這也是失敗的民主國家最缺乏的特質。
韓成航也不禁讚道:“侯賽因諾夫拿的起,放的下,是個軍人。”
“總不會虧待他。”蘇城說的很小聲。侯賽因諾夫早就得得到了總理的承諾,只是比總統低一級的位置,也是很有誘惑力了。
不過,侯賽因諾夫和阿利耶夫遲早要分道揚鑣,這也是亞塞拜然註定的。
韓成航則好奇問:“論功行賞的話,蘇董會得到什麼位置?”
蘇城微微搖頭,他還真的說不清楚。(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