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李滄,面對如山一般高大的鋼鐵巨輪,卻無法下定決心了。
“爸爸,星星沒有了。”懷裡的小女兒叫了起來,打斷了李滄的遐想。
他哄了哄女兒,抬頭笑道:“王師傅,那麻煩你看一下,哪天方便看一下天文望遠鏡,我們用半個小時就好。”
“好嘞,我回去以後,就幫你們聯絡。”司機說完,就專心致志的開車了。
李滄有段日子沒見妻子女兒了,陪著他們在碼頭好好轉了一圈,到了中午,才回到辦公室,準備取了飯票去食堂。
到了門口,正好與蘇城碰上。
“這位是嫂子吧。”蘇城比李滄的動作快多了,立刻迎了上來。
和煦的笑容,令燕曉玲感覺很好,也笑著自我介紹:“我是燕曉玲,我家老李,多虧你的照顧,還白白胖胖的。”
蘇城哈哈大笑,道:“李教授對我們大華的重要性,相當於五個工廠,作為企業主,我得照顧好他。”
燕曉玲抿嘴一笑,也覺得挺驕傲的。五個工廠衍生自錢學森的五個師,差不多是中國的至高評價了。
閒聊了兩句,蘇城又道:“李教授來的正好,我這裡有幾頁訂單,要請你看一下。嫂子,我再借用10分鐘。”
“去吧,我們逛一會,大華船業的環境可真好。”燕曉玲在10年前,還是一個文學女青年,此時望著藍天白雲,藍水黑船,不禁詩意大發。
蘇城心裡一動,笑道:“這裡的環境,只能說是沒有被破壞。真要說好,您可以去大華總部看一下,我們正在申請聯合國的園林獎,自賣自誇的說,真的是一片美景。”
“我聽學校的老師說過,你們有好多的珍奇樹種。”燕曉玲的眼睛都亮了。
李滄不得不出面打斷道:“蘇董,你剛才說有幾頁訂單?”
“哦,對了。你和我來。”蘇城一馬當先,進了會議室。
李滄隨後跟上。
一天沒來,只見能容五六十人開會的會議室裡,此時已經坐滿了員工,全都忙忙碌碌的整理著檔案。
一箱又一箱的文書,被貼上標籤,放入箱子,註明內容,再搬運對方起來。
李滄約略一數,房間最後,已是堆了上百個箱子。
“這些就是了。”蘇城用手指了一下,又從臺前拿起一個本子,交給他道:“目錄。”
“目錄?”李滄也是智商一百好幾的人了,此時突然覺得腦筋有些轉不過來了,不禁道:“你說的幾頁訂單?是幾頁訂單目錄?”
“當然了。一個訂單,差不多就要籤一箱子檔案了,最近可把銷售部的傢伙給忙壞了。”
李滄心驚膽戰的翻開手上的本子,只見裡面的內容簡明扼要:
編號921025,1600噸遠洋漁船共6艘,一年交付。
編號921028,1.2萬噸散裝貨輪一艘,一年交付。
編號921102,4.2萬噸集裝箱船,18個月交付。
六頁紙刷刷的翻過去,李滄只注意看兩年內要交付的船舶,肯定是超過50萬噸。
“怎麼會這麼多!”李滄又是激動又是驚訝的道:“兩年內新增船舶噸位50萬噸,國內有這麼大的需求量?”
蘇城笑了,道:“你看遠洋集團就知道了,咱們國家的油輪都是租借的。我把價格壓低了三成,使用者的購買力就增加了一倍。”
大中型船舶,差不多是全球統一的價格。自從蘇聯解體以後,世界上再沒有哪個國家,能夠製造一個船舶工業體系的全部產品。無論是中船也好,大華船業也好,法國的大西洋船廠也好,他們都要向外國購買超過自身一半以上的裝置和原料,這就使得船舶的價格相對統一。
降價三成,又能用人民幣付款,不激起國內公司的購買慾才奇怪。
90年代初的中國,是個人有條船,不販毒不走私,兩年就能再賺一艘回來。在銀行提供大量的金融支援以前,這是先富起來的人,財富增值的極好選擇。
蘇城看著默然不語的李滄,道:“我準備再次擴大船廠的面積,等到202號船交工,大家都積累了經驗以後,一次性開工5條船。李教授,能完成嗎?”
李滄突然有種心潮澎湃的感覺,像是回到了大學時似的,不自覺昂首挺胸,重重的點頭。(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