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九回 言差意錯聶嫂說媒遭挫敗 語誇情虛趙婆煮茶攬肥差(中)
話說聶嫂懊惱的從樹蔭街鍾明荷家出來,便徑直去盧府向盧嘉瑞稟報說媒不諧的音耗。
“這個鍾明荷,真是不識抬舉,就這麼個寡婦,當自己是金枝玉葉!我好說歹說的,把盧老爺家境人才行跡說得萬般的好處,她倒好,一會說要與老母相依為命啦,一會說心已死啦,就說不願再醮。最後竟然還不給老孃一點面子,似乎要逐客的意思,小媳婦是好沒趣的走出她家門!”聶嫂進得盧嘉瑞書房門,向盧嘉瑞行過禮,未及坐下,便數說道。
“嚯,她有這般張致麼?”盧嘉瑞笑著問道。
當然,盧嘉瑞也沒想到,鍾明荷會這麼幹脆的回絕聶嫂。他讓聶嫂去說媒,只說是看上了那座宅子裡叫鍾明荷的女子,是喪偶的,並沒有將原先他們之間有過的往事告訴聶嫂。聶嫂以為以盧嘉瑞的身家,去說合一個喪夫的寡婦,實是一樁手到拾來的容易買賣,只等著收謝媒錢就好了。她是興沖沖的去了,不想居然會碰了個硬硬的釘子。
“盧老爺您不知道,那婦人有多難說話,小媳婦磨破嘴皮,說到口乾舌燥,愣是說不通。想是她鐵定不想再醮的了,否則憑小媳婦這張利嘴,不知都將多少死鬼說活生天,將多少驢兒說倒著推磨,有個說不服的?”聶嫂說道,“不過,話說回來,雖然沒說成好事,到底小媳婦盡心竭力,為盧老爺辛苦跑了一趟,那驢兒都跑得喘著粗氣,沒有功勞也有苦勞,也讓盧老爺知曉了那根朽木不可雕的。小媳婦敢請盧老爺也打賞些兒,給小媳婦討碗茶喝!”
“也行,辛苦聶嫂了!”盧嘉瑞只好讓逢志拿三百文銅錢賞給聶嫂,打發她回去了。
其實,盧嘉瑞一直就惦念著鍾明荷。他早已被鍾明荷的美麗姿容、幾分率性和大家閨秀獨有的氣質所深深吸引,儘管鍾明荷曾為人婦且生兒育女,儘管自己也已娶有妻妾幾房,但他依然覺得遇上鍾明荷是前世的緣、今生之幸,搭救她、幫扶她,雖是機緣,雖是同情可憐她,也是心有所屬,情有所悅。
盧嘉瑞早就想使人去求親了,但剛回到聊城時候各種的忙,又湊巧月娘有孕,他不想多事,怕引起月娘不開心。同時他想鍾明荷經受一連串的磨難剛剛過去,父親、夫君死了,兒子散失,女兒不知死活,怕是心情不好,一時也難以接受再醮之事。盧嘉瑞就忍耐著性子等待,讓時間慢慢沖淡了鍾明荷的悲慼再說,就這麼耽擱了下來。
盧嘉瑞也不想私下裡去會鍾明荷,一來不想惹人閒言碎語,二來怕萬一鍾明荷不高興,看輕了自己,反致壞事。所以,一直以來,盧嘉瑞也很想,卻都沒有去看鐘明荷,只是使逢志時常過來通問情狀,接濟錢糧衣著生活各物,確保鍾明荷母女生活無憂。
如今,時日過去這麼久了,盧嘉瑞想明荷的憂傷應該已慢慢的淡去,都已經開出炊餅鋪子,謀劃新生活了,他便覺得是提親迎娶明荷進府的時候了。
那日,正巧碰到聶嫂提著籃子到府裡來賣花翠,盧嘉瑞便叫她前去說媒,不想聶嫂卻碰了個釘子回來。他也不知聶嫂是怎麼說的,還是鍾明荷真的不願再醮。但盧嘉瑞卻堅信,鍾明荷一定不會拒絕他的。
難道她的憂戚還沒有過去麼?看來不是,不是都開餅鋪要開始新生活了嗎?難道要我親自去會她,她方肯應允麼?說起來也不應該,男婚女嫁,本就該由父母做主,媒人作伐,行聘定迎娶之禮,正正當當的嫁入夫家之門,豈好私相苟且通款?鍾明荷是大家閨秀出身,此事定然不會馬虎的。
聶嫂的這次說媒作伐的挫敗,也讓盧嘉瑞感覺到有些莫名其妙的。
聶嫂被鍾明荷回絕了回來,讓盧嘉瑞一時摸不著頭腦,只好再次放下心頭戀念,暫時也不去理會她。
一日早飯後,盧嘉瑞帶著逢志,到瑞豐糧油食雜鋪去巡看。在鋪裡看了一圈,他來到掌櫃房,問湯家盛道:
“近來鋪子裡買賣可好?”
“回老爺,買賣甚好。”湯家盛回答道。
“竇記炊餅鋪那邊拿來的炊餅好賣不好賣?”盧嘉瑞又問道。
“很好賣,這炊餅好吃,價錢實惠,賣得挺好,怕是把鋪裡包子饅頭的客都搶去了一些了!”湯家盛說道,“這竇記炊餅原先是老爺叫去拿來賣的,不知老爺有沒有想到會搶掉一些買自家包子饅頭的客。”
“這個不打緊,賣人家的炊餅也是賺錢的嘛,又不是白白幫著別人賣。開鋪做買賣,只為著賺錢,還分什麼誰做的東西?”盧嘉瑞說道,“方才我看了,這包子饅頭和炊餅擺在案桌上賣,通通堆在一起,也不知道誰做的,什麼名頭。湯掌櫃,不如這樣,你叫個夥計去找柴榮,讓他幫做兩個木牌架子,一個上面書寫‘瑞豐包子饅頭’,一個上面書寫‘竇記炊餅’,往後就擺在案桌上做標記,讓人知道這包子饅頭和炊餅的名號。這樣既可以分別這兩樣東西是不同人家所做,也方便客人傳揚貨品名號,傳開後會賣得更旺的。”
“是,老爺!”湯家盛說道,“不過,如要傳揚我家的包子饅頭名號,小可明白,人家的炊餅俺們傳揚他作甚?不如就做一個木牌好了!”
“你不要這麼小心眼,炊餅好賣,咱們不也是賺得更多嗎?何必在乎多做一個木牌?況且,你只做一個,客人不特意問,還不是以為這炊餅也是咱們‘瑞豐’做的?”盧嘉瑞說道。
“小可明白了,明日就著人去找柴主管做木牌去。”湯家盛說道。
“寫字就到銅鑼街寫字鋪,讓卓老先生幫寫,就說是我盧嘉瑞家的鋪子,他都會寫一樣的字型。”盧嘉瑞說道,“還有,湯掌櫃,包子饅頭與炊餅這東西,無論天時冷熱,涼了就不好吃,你找盧嘉恭在鋪裡也砌個灶臺,置辦鐵鍋蒸籠,專門用來溫熱包子饅頭與炊餅,日間就邊賣邊小火蒸著,敢情好賣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