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五回 受請託廉向篤胡亂斷案 疑患疾焦繡珠乖張行事(中)
果然,這劉二光家裡便請託屈慷到盧嘉瑞這裡請求寬免來了。
盧嘉瑞卻不想為了這些許禮物銀子就壞了自己的心志。他盧嘉瑞並不缺這點銀子,正如他自己想的,他的官爵得來雖不見得那麼正道,但以自己對朝廷對國家的功勞苦勞來說,除授他這官爵也並不為過,不過是歪打正著罷了,因而他倒想做個清正的好官,真正感受做官的榮光。
可是,這屈慷屈老爺,是盧嘉瑞多年的相交,買賣上還一直有往來。瑞榮築造工坊就一直從屈慷的磚瓦廠購買磚瓦石灰,他們兩人雖說不上知交,但熟人熟面多年。如今這屈慷又是一把年紀的,親自帶著厚禮,求上門來,一口回絕也覺得有些為難。
盧嘉瑞想了好一會,便說道:
“實在不好意思,下官只是個副提點刑獄公事,提刑司裡案件審斷有廉大人做主,卑職只是協助襄理,做不得主,禮物當然也不能收受,還是請屈老爺將禮物挑回去,卑職要是能幫得上屈老爺的忙,一定幫忙。”
“盧老爺休要過謙!” 屈慷連忙說道,“誰不知道,在提刑司衙門裡,廉老爺是何等尊奉盧老爺?且不說盧老爺家資雄厚,又是本地士紳,熟悉地方民情,就是盧老爺官場上也是神通廣大,交遊廣泛。盧老爺上通朝廷廟堂,在當朝太師座前都能說得上話,下得同僚屬下敬重,衙門裡諸事,只要盧老爺說話,無有不通的!”
盧嘉瑞一下子有些驚訝於屈慷對提刑司衙門事瞭解得這等仔細。確實,在衙門裡,廉向篤對他很為尊重。他要決定的事情基本上都會照辦,就是他主持審斷的案件,廉大人也不會有異議,而廉大人自己主持審斷的案件或者其它公事,也往往問詢他的意見。
但盧嘉瑞這下確實不想接受屈慷的請託,因為他覺得這事有明顯的偏頗,而他自己也不缺這點禮物銀子,不想為此煩心費神。如若要一口回絕了屈慷,他也是不忍,畢竟屈慷與自己相識交往多年,茶酒聚會之時,一向相談甚歡。同時,自己的瑞榮築造工坊的磚瓦石灰一直就是從屈慷的磚瓦廠購買,屈慷都能保證好磚瓦、好價錢。這時如決然回絕他,情面上過不去。
於是,盧嘉瑞便對屈慷說道:
“屈老爺說的沒錯,在衙門裡,廉大人對下官寬待慰勉,諸事肯聽下官的意見。但畢竟職分有上下尊卑,責任承擔有不同,卑職如有所主張建議,都是按官府議事規矩向廉大人提呈,下官並不敢越俎代庖,僭越辦事,最後做決定的還是廉大人。依在下看,屈老爺不如直接去拜望廉大人更為妥當。如事情果然能辦,廉大人自當為屈老爺辦了。”
屈慷喝了一口茶,想了想,見盧嘉瑞這般說,也不好強說什麼,只好說道:
“既然盧老爺如此說,那老朽只好拜望廉老爺去。不過,老朽素來跟廉老爺不熟,也沒打過交道,還請盧老爺寫個引見貼子,老朽拿了去拜見廉老爺!”
盧嘉瑞一聽,感覺有些不妥。雖然自己推開讓屈慷去見廉向篤,如若自己寫了引見帖,豈不讓廉向篤以為自己知悉並贊成了屈老爺請託之事?甚至還會讓廉大人以為自己也收受了屈慷送的禮!只是,如要說不寫引見貼,情面上也不好拒絕。
“請屈老爺安坐品茗,待下官到西賓莫先生那邊去一下,讓他寫個引見帖拿來。”盧嘉瑞勸茶畢,便不等屈慷說話,起座作個揖,然後走出客廳,到莫先生書房去。
盧嘉瑞將事情跟莫先生大略說了一下,然後兩個人討論怎麼寫這個引見帖合適。這個引見貼既要將屈老爺引見給廉大人,又不能讓廉大人誤解盧嘉瑞同意了屈老爺的請託,更不能讓廉大人以為盧嘉瑞也收受了屈老爺的銀子禮物。
兩人斟酌討論了半晌,終於有了結果,由莫銘達執筆寫了引見帖子。帖子上寫道:
廉大人閣下:茲有城西磚瓦廠屈慷,說有要事求見廉大人,又與廉大人不熟稔,央下官寫引見帖薦引。下官與屈慷素有相交,如此舉手之勞,有何可推卻?特俱帖薦引!盧嘉瑞謹拜。
盧嘉瑞拿了莫先生寫就的帖子,反覆又看了兩遍,覺得沒有問題,便回到客廳,將引見帖遞給屈老爺,說道:
“屈老爺,給您,這是在下讓莫先生給您寫的引見帖。”
屈老爺接過去,看了一下,便收了起來。
“屈老爺,這禮物我也就不收留了,趁如今天色還不晚,您趕緊到廉大人那邊去吧!”盧嘉瑞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