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八回 財去聲譽毀德盛關張 話洩鬩牆現姐妹悔意(上)
卻說上回說到盧嘉瑞與江奎設謀作弄德盛當鋪,德盛當鋪的東家秦金旺和掌櫃張豐山竟然茫然不知,以至於德盛當鋪發生騷亂,裡邊當品物件器具被哄搶一空,卻還被一眾顧客告發到縣衙門,要求賠償,真正是錢財與聲譽雙失,苦不堪言。
聊城知縣白將度老爺接到狀紙,便決定在年節前儘快審理。白將度知道,這秦金旺是大家富戶,不管如何,請託疏通的銀子少不得要送來的。白將度接到狀紙的隔日,便升堂審理此案。
而就在白將度接到狀紙的翌日,提刑司便先向縣衙門發來一份公函,說有民眾到提刑司陳情,陳訴德盛當鋪拒絕贖回未到期典當物事,已告發到縣衙門,請求提刑司關注監督縣衙門對此案件之審理,以免偏頗,致使商賈豪族仗勢欺壓平民百姓得逞。提刑司是以特地函告提醒縣衙門,秉公斷案。
擺著這麼一道緊箍咒,白將度自然不敢造次。提刑司畢竟對自己有監察之職權,自己的考核升遷貶謫,他們都有話語權。升堂審理之前就發文來提示,其用意便不言自明,欲要袒護德盛當鋪需得謹慎才是。
不出白將度所料,收到提刑司公文的當晚,秦金旺便親自來拜訪。當然,說拜訪不過是請託,送來的禮物和銀子卻不少。這樣的送禮,讓白將度感覺收了不妥,不收也不行。要收了,有提刑司的緊箍咒在,不好隨便幫忙;要不收,秦金旺是不會讚賞他清廉,只會認為他不給自己面子,也不肯幫自己的忙,反致怨怒。但白將度終究也不是一個清廉之官,樂得收了人情。他想,回頭審斷中略略偏頗照顧一點便可,別人也無法指謫——這也是盧嘉瑞以前曾教過他的。
這秦金旺著實是憤怒不已,自家當鋪被哄搶一空,還要被告發見官,而且一串當票等著賠償,這憋屈豈能一個怒字說得了?但在一聽得有一眾顧客聯名告官時,他愈加覺得這事情不簡單。他再將張豐山叫來大罵一頓,然後耐下性子,將這段時日當鋪上發生過的事情仔細捋一捋,便斷定這事情背後必定有人搗鬼!
秦金旺臭罵德盛當鋪的掌櫃張豐山蠢不可及,被人作弄了都沒察覺。秦金旺在訓斥中當場怒不可遏地踢了張豐山兩腳。
然而,怒歸怒,秦金旺沒有傻到連官司都不準備好好應付的地步。要應付好這官司,先跟知縣白老爺疏通一下,討些口風,請託關照便是少不得的一環。
升堂審理當日,告狀的一眾顧客自然到縣衙門堂上提告聽審,德盛當鋪的掌櫃張豐山應訴。秦金旺當然也到公堂下旁聽。瑞如當鋪及其它兩家當鋪的人都不去,江奎自然也不能去。盧嘉瑞讓原來代辦過官司訴訟,又懂一些衙門審案律例程式的代禮,以看熱鬧的身份,混雜在圍觀的告發人家屬中,到公堂下觀看旁聽。盧嘉瑞告訴他,讓他主要是關注白大人如何審斷,是否有偏袒德盛當鋪,而後向自己稟報。
白將度升堂坐定,又看了一會鋪在案桌上的狀紙,“啪”一拍驚堂木,說道:
“一眾顧客控告德盛當鋪拒絕贖回典當物一案,上堂開審!”
於是,一眾告發顧客與被告德盛當鋪掌櫃、夥計一同上堂。跪拜禮畢,一眾顧客中有人出頭控訴道:
“啟稟老爺,某等一眾顧客告德盛當鋪拒絕贖回未到期典當物,意圖侵吞,請求判令德盛當鋪即刻辦理典當品贖回事宜,以解我等小民懸懸之望!如若德盛當鋪不能給予贖回,則請求按當物原價賠償損失,同時判定德盛當鋪品行不端,勒令關閉,以免再貽害他人!”
“德盛當鋪的,誰來應訴?”白老爺問道,“這一眾顧客所控告可是實情?”
“啟稟老爺,小可是德盛當鋪掌櫃張豐山。”張豐山應答道,“眾人所告是實情,但並非本號不欲給予贖回,而是另有情弊!”
“如何另有情弊,從實道來!”白老爺說道。
“本號正欲辦理贖回,卻不料當鋪突遭哄搶,典當品連同鋪裡器具用具皆被哄搶一空,導致無法辦理贖回。”張豐山說道,“本號懷疑有人背後指使,一邊結夥前來要求贖回,一邊趁機煽動騷亂搶劫,訛詐本號。”
“你可有證據?”白老爺問道,他倒是希望德盛當鋪拿得出證據來,這樣他斷案時便輕鬆很多,可以更多地維護“德盛”,讓收受的禮物銀子更顯得有所回報。
“暫時沒有什麼證據。不過,本號已經報縣裡巡捕房偵查。”張豐山答道。
“傳巡捕房都頭張招!”白老爺掣下一令籤,說道。
一名衙役便迅速拿了令簽出去。
“雖則你家當鋪被哄搶,但並不能因此抵消給顧客贖回典當物之責任,這是兩碼事!”白老爺這時又想起了提刑司提前發來的警醒公函,說道,“哄搶是一起刑獄案件,自當另案偵查審斷。”
“啟稟老爺,小民等幾人到德盛當鋪要求贖回典當品之時,店鋪並未遭哄搶。當鋪夥計收到當票後到庫房找典當物,足足有差不多一個時辰,並不見將典當物拿出來,因而小民等懷疑典當物其實已經不在當鋪,而是被侵吞轉到他處。懇請老爺明鑑!”有一個原告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