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稟老爺,噹噹鋪夥計許久之後都拿不出典當物,小民等看見張掌櫃私下交代一個夥計外出,並關上典當視窗,著急等待的眾人中有的人懷疑張掌櫃意欲去叫來家丁僕役,驅趕顧客,以關門抗拒我等顧客的贖回要求,因此激起部分顧客躁動,導致騷亂,因此,罪過在於當鋪自身。如若典當物還在庫房,當時就拿出來,給還我等,如何會生出後邊的許多枝節?”又有一個原告補充說道。
“張豐山,這又是怎麼回事?誠如他們所說,如若典當物還在,如何要花費一個時辰找尋呢?實情如何,從實說來,不得虛妄,否則本官定不輕饒!”白老爺喝問道。
“回稟老爺,是有這個實情,本號因錢銀緊缺,將部分典當品拿到其他當鋪換當,以解燃眉之急。”張豐山慌急之下,不得不將實情說出來,說道,“不過,按正常情形,過了年節逐步有人到本號來贖回,本號也向別家當鋪逐步贖回來應對,不至有什麼差池!”
“你說的雖有一定道理。但據本官所知,各人典當物品換錢,情由不同,不見得有一定的贖回時日,當鋪理應將當品留存於本鋪,以應付顧客隨時贖回才是,如何能再將當品拿出去換當?你家當鋪做買賣的做法就顯見得不符合行業規矩!”白老爺說道,又問,“既然你家當鋪將部分典當品拿到別家當鋪換當,人家來贖回,何不即刻到別家當鋪將典當品贖回來應付呢?就算依此辦理,也不必等一個時辰那麼久!”
“回稟老爺,小民派夥計去了,可是別家當鋪當日都已經關門歇業,準備過年節了,無法贖回。”張豐山答道。
“別家當鋪為何這麼早就關門歇業?你不知道人家要關門歇業嗎?”白老爺追問道。
“小的不知道,按慣例,當鋪通常要到臘月二十六七才關門歇業,年節後正月初七八重新開張迎客。誰知道今年其他幾家當鋪竟都在臘月二十就關門歇業了!”張豐山答道。
“啟稟老爺,張掌櫃在撒謊!小民昨日路過瑞如當鋪門前,看到‘瑞如’早在本月十五日便在店門口貼出告示,宣告瞭該店在二十日關門歇業。”顧客群裡有人出頭稟告道。
“即刻傳喚‘瑞如’等本城另外三家當鋪掌櫃前來作證!”白老爺又掣出三支令籤,三個衙役拿起令籤就下去了。
這時,本縣巡捕房都頭張招傳到,上堂來。
“張都頭,前日德盛當鋪有否發生哄搶騷亂,情形如何,從實稟報!”
“回稟老爺,前日德盛當鋪確實發生了哄搶當鋪的騷亂,卑職親自帶領捕快前去查辦。據偵查,騷亂起因於初時當鋪未及時辦理顧客贖回典當物,拖延推諉,延宕多時,引起顧客不滿,部分急躁激憤的顧客便欲自行進入庫房找尋拿取自己的典當品,進而引發其他顧客和擠入店鋪的閒雜人等趁機參與搶拿,導致哄搶,一發而不可收拾。整個德盛當鋪被搶空,主家損失慘重!”張招回稟道。
“可有抓到領頭起亂之人?”白老爺問道。
“回稟老爺,未曾抓到。”張招答道,“我等聞報趕到時,參與哄搶的人都已走光散盡,只有顧客數人正欲離去,本職對這數人進行了搜查,發現他們並未攜帶有任何當鋪所屬之物,看出來這些人並未參與哄搶,倒是他們都拿出當票,要求德盛當鋪東家秦金旺給予贖回,或者賠償損失。卑職方才看了一下,這幾個人如今都在告發者之列。”
“你能抓到領頭起亂和參與哄搶之人歸案嗎?”白老爺又問道。
“這個卑職盡力,但恐怕極難。據偵查,當時當鋪店堂內擠滿來典當和贖回的顧客,也有很多過往行人進入觀看熱鬧,當然也不排除有居心叵測之徒混雜其中,這等人蓄意挑起事端然後取利。但正因當時人多混雜,事畢則作鳥獸散,未留下什麼個人作案證據,極難追查緝捕歸案!”張招答道。
“好,你暫且下去吧!”白老爺說道。
張招下堂去。
這時,陸陸續續又有十幾個人上堂來,要加入告發者之列,白老爺問話,他們都拿出德盛當鋪的當票,說要一同贖回典當物,或者討回賠償。白老爺也不好拒絕,只好允許他們加入原告方。
原來這兩日德盛當鋪遭哄搶的訊息已經在聊城縣城裡瘋傳,到德盛當鋪典當了東西的人都知道了,一旦聽聞縣衙門升堂審理德盛當鋪典當品贖回案件,便都趕來,生怕自己的東西沒了,贖不回來。就是那些本來不打算贖回的,此時也只都趁機來索取賠償。
於是,公堂上原告站了黑壓壓的一片,氣勢都壓得人一頭悶。
這時,幾個衙役回來銷差,城裡其他三家當鋪的掌櫃都帶到堂下,等候上堂作證。(本回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