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許在許多人的眼裡,燕北大學的底蘊依然沒法跟培養過一百多位諾貝爾獎的哈佛大學相提並論,但起碼在數學院有這樣一位大師級的教授,他自己還有他的學生都做出了了不得成就這已經能讓許多人將兩所大學放在一起對比了
現在,曾經的哈佛女天才現在燕北大學的教授透過網路告訴大家,就這樣一所大學最頂級的寧班,一年學費不到一千美元,卻能享受還沒畢業便被無數頂級科技公司各大科研院校哄搶的待遇,拿到幾乎是業內最頂級的薪酬,甚至這個班級的成員組成的興趣社團已經擁有了不遜於許多大型上市公司的經濟實力
而他們則需要每年繳納著四十多倍的學費就讀哈佛、MIT、普林斯頓這樣的世界名校,如果萬一沒學好,畢業之後找的工作能不能覆蓋助學貸款還是未知數,即便被大廠招募了,可能工資還比不上那些學費只需要一千美元的同齡人,這對比一下便出來
所以....為什麼啊?!
為什麼燕北大學學費能夠這麼便宜?我們的學費卻如此昂貴?因為兩所學校真的差的很遠嗎?不一定吧?沒見自家教授都想去華夏了,只是被強行收了護照去不成了?
如果我們的學費也只要一千美元....好吧,這太誇張了,但如果我們的學費每年能減少一點呢?哪怕只減少一萬美元呢?四年下來就是四萬美元。這筆錢對於那些富豪來說可能不算什麼,但即便是對於中產階級的家庭來說,也不是一筆小數字了。
四年就能省出一輛豪車呢!
很多時候當一種念頭從腦袋裡升起,那股子邪火就無法壓下去了。
是的,好大學有高昂的獎學金,但是獎學金從哪裡來的?而且又能有多少?是的,好大學有錢人多,但中產階級遠比富豪要多的多啊!
當許多學子開始透過種種辦法,確定了露西,羅恩關於學費的發言完全屬實之後,許多學生跟學校董事會之間最大的信任危機就這樣被擺在了明面上
憑什麼?!
當然學校裡不止是學生,還有老師跟教授們,尤其是物理專業跟數學專業的教授們。
華夏物理基礎實驗室大肆招人的訊息以前一直是私下裡口口相傳,影響還是很有限的。但現在隨著寧為那篇論文的熱度越來越高,下載量跟學術界熱議度的提升,也讓對於這項研究感興趣學者越來越多。
現在好了,他們有機會能參與這項物理科學歷史上最偉大的研究,而且還能拿到遠比在學校更高的待遇,以及拿到知名獎項的機會,也許不是每個人都會心動,但也不可能沒人心動。
科學家、教授啊,終究也是人,是人便有人性上的弱點,有人好名、有人好利,還有人好奇
之前在這些人的刻板印象裡,華夏的科研水平是整體落後的,這種落後體現在思維方式儀器、儀表、實驗室環境等多個方面,但有了三月人工智慧平臺之後,這些刻板印象也在逐漸打碎了。
前不久華夏奧運開幕式上的那道光還能完全從記憶中消逝,三月獎頒獎典禮那晚上讓人驚歎的三維還原技術帶給這些科學家的震撼也沒來得及完全消逝,以上種種似乎說明華夏的某些實驗室已經是世界領先水平並不是一個笑話。
在印象被打碎的這一刻,配上推送給他們的露西,羅恩的影片,多少會讓人產生一些以前沒有過的念頭。這個時候物理基礎實驗室已經有了一百多位世界各地的數學家跟物理學家,如果想要了解更多,這些教授無疑是能找到合適渠道的。不如瞭解一下。
而瞭解過後,想法跟訴求便也開始變得不一樣。
以上種種,讓一些本不該有的氣氛開始在各大高校跟研究機構中醞釀。許多內部網站上開始多了許多不合時宜的內容,這也絕對能讓許多私立學校的董事會感覺到頭疼
這事著實不好處理。
大多數情況下,學校對於學生跟教授是能有效控制的。學校越好越是如此。作為管理者總能有無數的手段來確保穩定的態勢,名校的學生跟教授們更明白規則對於他們自身的保護作用。但前提是不能讓絕大多數達成某種不利於管理者的共識:
尤其是學生大多數都是年輕人,年輕人的情緒容易出現波動,不出事皆大歡喜,出了事往往都比較大,比較麻煩!資訊封禁本可以成為一種手段,用混淆視聽的方法轉移注意力,又或者抹黑對手往往也能收穫奇效。但這次以上選擇都並不好用.
並不是沒有快速反應過,露西,羅恩的賬號很短時間內就曾被封禁過,但是架不住網際網路幽靈的推波助瀾....這讓事情變得棘手
尤其是當有學生在自習時突然站在哈佛校內威德納圖書館的桌子上,開始出現第一次為了學費跟自由的問題而振臂高呼時,事態終究開始向著最壞的方向發展了
當然此時受影響的可不止是那些私立高校的董事會。
不管是瑞典皇家科學院還是國際數學家協會此時都處於很尷尬的境況之下。
露西,羅恩錄製影片時選擇了火力全開,言語上對上屆菲爾茲獎獲得者的不尊重,讓許多人都陷入了一個很尷尬的境地。
尤其是上一屆的三位菲爾茲獎得主們。
露西,羅恩那句:“我甚至不知道兩年多前榮獲菲爾茲獎那三位數學家在獲獎之際是怎麼想的,我甚至懶得再去聽一遍他們的獲獎感言。”足以讓這三位世界最重磅數學獎獲得者感覺到身心俱疲
在這段影片開始在網上大爆發時,MIU的高層是給他們透過電話的,希望他們能發出聲音,反駁露西,羅恩的話,但這三位糾結了很久,最終還是拒絕了MIU的要求.
學者大都還是愛惜羽毛的,尤其是拿了菲爾茲獎的學者。
這句話中提到的另一位菲爾茲獎獲得者盧卡森,弗蘭德身敗名裂的前車之鑑在那裡。學術界本該是靠成果說話的地方,三個人的研究對於數學來說的確很重要,但沒人有信心能比得過人工智慧數論基礎對於這個世界的影響。
事實上,這三位菲爾茲獎獲得者對於MIU是不滿的,
上屆數學家大會獲獎名單中如果有寧為的名字,現在他們不至於如此尷尬,被人架在火上烤!同時這種糾結也被架到了下屆國際數學家大會上,有資格跟希望獲得菲爾茲獎的數學家頭上
是的,如果2032年的菲爾茲獎依然沒有寧為....M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