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成趕緊把煙取了出來,說:“謝謝你的誇獎和好意,可我不抽菸,放那裡就浪費了,您自己留著抽吧。”
曹曉和也是不抽菸的,但他現在都還沒反應過來,只是心裡一直想著,剛剛我和陸成做的他麼是髖關節脫位的手法復位術嗎?
是,你陸成是用的是經典的復位手法,大家都知道他能復位,我也知道該怎麼去做,但是知道怎麼做,和做得怎麼樣,那是兩回事啊。誰TM能一次性就復位成功的?曹曉和在這麼多醫院,都是沒遇到過。
而且,在教科書上,哦不,是在骨科專業的坎貝爾教材上,寫的標準的復位手法是。
在腰麻下,病員仰臥,助手固定骨盆,髖、膝屈曲至90度……
你記住了重點嗎?
你記住了前提了嗎?
在腰麻下,或者再不濟,你打個局麻,把肌肉鬆弛一下也好吧?
你就復位進去了。
而且還就一次。
一般來講,在醫學的角度,能夠在三到五次之內,能夠復位進去,就叫復位的成功率。
你那TM的是人做出來的事?
但聽到陸成講話後,也不敢把心裡的吐槽說出來,馬上把煙就放在了患者的床上,然後道:“陸醫生,辛苦了,你先去休息吧,接下來的固定工作,我還是能自己搞定的。”
髖關節脫位之後,可不僅僅復位了就可以,之所以會脫位是因為軟組織肯定受到了打擊,使得本來包裹好股骨頭的髖臼周圍軟組織,出現了裂隙,才會脫出來,所以在復位成功之後,還得固定一下,然後慢慢休息,待到軟組織慢慢長起來,或者疤痕恢復後,才能重新恢復穩定性,不然又極為容易地脫出來。
陸成把復位都搞了,如果還要陸成再做石膏,那他做出來的事情就不是個人了,這和陸成不是個人做的事,意思可不同。
可以選擇髖人字石膏,也可以就在床上固定,患者正好還有骨折的手術要做,就沒必要做那種讓人痛苦的髖人字石膏了。
陸成聽到曹曉和這麼說,眼神閃了閃,正準備伸出去給病人做肱骨骨折復位的手收了回來,點了點頭,走出去。
只是看到曹曉和也走出來病房後,陸成才不禁問道:“曹哥,他肱骨那裡,你們科室一般常規給他做開放復位嗎?”
曹曉和哪裡會注意陸成在說什麼,他一直都在沉浸在陸成竟然能夠一次性就復位成功的震撼中,所以沒怎麼在意,就點了點頭:“嗯。”
但似乎,他又反應了過來,陸成這話裡有話啊。
看向陸成,神色不太自然:“嗯?”
“你什麼意思?”
陸成道:“他這個就是A3型的骨折,屬於穩定性的骨折。”
“不過每個科室都有自己的處理方法和各自理解的指徵吧。”陸成馬上閉嘴,他覺得自己似乎好久沒搞臨床,所以就有點飄了。
身為現在學籍都還沒拿到的學生,就開始質疑急診外科對於病人治療方式的選擇問題上來了。
以後陸成就要來急診外科的,怕不是要被老闆打死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