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鉤,把脂肪層稍微拉開一點,吸引器給我。”李東山看到了這大膿腔,馬上就把吸引器接過來,自己在裡面就開始吸。
吸到一半的時候,膿液實在是太過於濃稠,竟然把吸引器都給堵了。
不過堵塞的位置在吸引瓶口的位置。
因此馬上喊巡迴開始操作。
在這個時候,陸成就發現,這個大怪物的血量已經是減到了:“548947/612265!”
血量的上限因為切皮增加了,但是!
它的當前血量,減少了不少。
但是根據這個血量估計,這個病人的膿腔,有點大啊!
哧溜哧溜,吸引器的每次吸入,大概都會減少200600之間的血量,然後傷害量越來越小,但是這些血量比起龐大的幾十萬的天文數字,減少得並不算快!
這絕對是一場難纏的戰鬥。
李東山看著差不多把可以看到的膿腔都吸光了之後,才又重新開啟肌肉層,開始往裡面深入!
但就在這個時候,陸成又看到了一連串的加號冒了起來。
“+100!”
“+95!”
“+92!”
赫然是之前流動的膿腔,在增加著生命值的同時,又把感染給擴了開。
感染啊,外科醫生的噩夢……
感染,可以這麼講,即便是靠著感染吃飯的感染外科,都把它當作噩夢。
感染外科的專科就是做這一塊的,但是手術後的再發感染,仍然讓很多教授十分頭疼。而其他外科專科的病人感染,則是會給每個主刀醫生帶來非常多的麻煩,至少要為感染病人的後續手術少那麼百十來根頭髮。
少著少著,就可能這麼禿了。
若能不碰感染的病人,絕對不會碰。即便是湘雅系統的三個醫院,除非是有人刻意打招呼,否則的話,從下級醫院轉上來的感染病人,百分之九十九都會將病人打回原來的地方喊給他之前做手術的病人再去清創。
剩下的百分之一就是那種特殊的病人,能夠讓教授們產生興趣的,才會直接留下來。
接手別人的感染病人,就是給別人擦屁股,而且吃力還不一定討好,誰會這麼傻呢?
不過現在的手術既然開始了,那麼就得好好做。
李東山本身就是創傷專科出身的,一輩子接觸的感染病人都至少一千個以上了。所以他非常清楚外科感染後病人的治療原則。
第一,找到感染菌,找到敏感的抗生素,這個是重中之重,甚至比手術還要重要一些。
在沒有找到感染菌與敏感抗生素之前,手術這回事提都不要提。不過這一點在看病歷的過程中,李東山已經找到了,否則的話,後面的事情就不要論了。
第二,就是徹底的清創。一定是要徹底的清創,才能夠最大可能的消除二次感染,然後二次再徹底清創,直到感染完全消失。
第三就是足量,適量的抗生素使用與修改。
感染病人的治療原則,手術只是佔了三分之一不到,甚至只有百分之二十的分量。抗生素的調整和使用方式,才是最主要的。
這也是李東山願意在自己科室做,而不太願意在下面醫院做感染的原因。一個教授能夠治療好感染,絕對不僅僅是因為他的技術有多麼高超。
接著李東山繼續暴露到了骨折端的時候,才微微鬆了一口氣,好在是骨髓腔裡面是產生了閉合死腔,否則的話,感染沿著骨髓腔大量的遷移,嘖嘖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