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一百七十七章:一脈相承的兜底思想

這些錢可以自由使用,無論是自己買菜買米做飯,還是天天下館子,這一兩銀子都夠了。

畢竟,如今一文錢就能買三斤米,三文錢就能買一斤豬肉,鹽巴的價格也降低到了三文錢一斤,各種新奇卻很管用的日用品,價格也都不高。

平時去店家那裡吃一碗陽春麵,什麼都不加的,也就一文錢而已,兩文錢的話,就可以一兩肉和一個雞蛋。三文錢的話,就更加豐盛了。十文錢一個人一頓,就可以有酒有肉有葷有素。

而一兩銀子在謫仙這裡,可以換足足一千文錢。

雖然不知道謫仙大人到底是怎麼想的,但是當這一兩銀子真的發到手裡的時候,百姓們的三觀就又一次受到了衝擊。

為什麼會這樣呢?

這個疑問,不僅僅百姓們有,降臨此界的研究人員和工作人員也有。

趙華想了半天沒想明白,終於忍不住看向了一旁的老師,如今農學院的總負責人黃子興。

“老師,為啥啊,為什麼突然這麼大方了?”

黃子興此刻正在補苗,拋秧的效率比插秧要好,這是真的,但這不意味著拋秧就很簡單,因為拋秧之後還得補苗,補苗也很麻煩。

此刻黃子興就在補苗,他左手拿著一把秧苗,右手一根一根的把秧苗插進水田之中。他早就擼起了褲腿,兩條腿之上全是泥巴,腿毛也顯得很稀疏,看上去沒幾根。

聽到趙華的詢問,黃子興頭也不回的道:“很簡單啊,這個事兒吧,你可以說是先進文明對底層百姓的兜底,也可以看作是大夏曆代以來的習俗吧。”

“即使在古代,在封建時期,遇到了災難,百姓們第一個想到的就是朝廷,到了後來,朝廷就開始救災了。再到後來,當眾人遇到災難的時候,下意識的就會想到朝廷。”

當然,這是大夏的古代。不是西方諸國的古代,要是西方諸國遇到了大災,指望國王或者大公、伯爵們救災,那可能就是想多了。

你遇到災難了,你餓死是你的事兒!

我可以用國王、大公、伯爵、貴族的私人身份,對你們此次遇到災難表示同情,並且願意不吃飯一天為你們祈禱,也願意捐出我一個月的收入,表示對你們的仁慈。

但想要讓我動用國庫的錢,動用國家的錢去救助你們,那就是想太多!

夢裡啥都有!

這其實也是東西方諸多差異中的一個。

“你看,遇到災難之時的救災,是不是可以看做統治者對治下百姓的兜底?”

“如果純粹的站在利益角度上看,災民們倒黴了,家破人亡了,統治者可以不管啊,餓死不就行了。誰敢造反,統統殺了。”

“甚至乾脆建立一個隔離區域,哪裡有大災,就在哪裡建立一個隔離區域,然後讓大軍守著,這樣就不怕造反了。”

至於說這麼做很殘酷,封建時代殘酷的事兒多著呢!

甚至那個時候的西方諸國,可比東方殘酷多了!

“但是吧,古時的統治者沒有這麼做。早在戰國時期,魏惠王就知道,河內災則移其民於河東,河東災亦然。”

“你可以說這是君王們為了國家的國力考慮才不得不救災,但換個角度,我也可以說這是古時的統治者,古時的朝廷,為百姓們提供的基礎兜底,基礎保證。”

這種政府、朝廷、統治者、君王為百姓們提供基礎兜底的思想,一脈相承,從未斷絕!

“而到了如今的大夏,免費的九年義務教育,就可以看作是一種兜底,在這九年的上學期間,學雜費全免,就是可惜這樣的政策我沒趕上,好像我下一年的學生們趕上了……”

“可是,這不是為了提供更多的有文化有知識的打工人嗎?”趙華直接說道。

“但你換個角度看,這其實就是大夏出錢,主動兜底,為那些上不起學交不起學費的人兜底。”

“還有我們的醫保,也是大夏對某些家庭貧困沒錢看病的人的兜底。”

“你用兜底的思想來看我們曾經出現過的一些政令,就會發現,兜底的想法,真正是一脈相承,從未斷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