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21章 我們不能把希望寄託在別人身上

在座的各位專家們,有些是參與到高溫超導的專案中的,有些透過一些其他的渠道,瞭解到了高溫超導的進展。

當然,也有部分的專家,並不清楚這個訊息,還以為只是那個對外公佈的150K高溫超導材料。

“我們最新研製出來的高溫超導材料,超導臨界溫度已經達到了202K。這對於實現高效的可控核聚變發電來說,是非常重要的一項技術突破。”

聽到這話,部分專家才在心裡感嘆著,我們的高溫超導技術,竟然已經如此強大了。

“當然,除此之外,可控核聚變待解決的技術還有很多,這些都需要在座的專家們,合力去解決。”

接下來,鄧福列出了多項,目前可控核聚變急需解決的技術。

包括核反應原料的問題、各項工程環節、能夠承受高溫強輻射的材料等等。

“另外,我個人也覺得,想要透過國際合作去解決可控核聚變,是非常困難的事情。我們還需要把希望放在自己的身上,而不是放在那些不值得信任的國際合作夥伴身上。”

對於鄧福的這個個人觀點,大家也都紛紛點頭,表示同意。

在可控核聚變的研究上,目前最大的一個組織,就是ITER了。

ITER,即“國際熱核聚變實驗堆計劃”,集結了七方核技術最強大的國家和組織,在可控核聚變的研究中,走在世界最前線。

但這個組織,卻存在各種各樣的問題,導致研究進度一拖再拖。

最終能否成功的研究出可控核聚變,仍是一個未知數。

“除了ITER之外,我們華夏也已經展開了獨立的可控核聚變研究專案——EAST。這一次,我們的目標,至少是幫助解決EAST尚未解決的問題。當然,如果我們能夠獨立完成一個新的可控核聚變專案,那也是完全可以的。”

會議的後半段,各位專家紛紛發表了自己的看法。

這一次,徐佑並沒有急著說明自己心中的想法。

一方面是因為,徐佑目前對於可控核聚變的瞭解還不能說十分的詳細。

另一方面,有些想法,徐佑覺得還是之後跟鄧福單獨聊一聊更合適。

反正鄧福在開會之前,也已經和自己約好了,會議結束後會進行單獨的交流。

會議結束後,大家紛紛簽下了一份保密協議。

像202K高溫超導材料的成果等等,都是屬於絕密的訊息,是一定不能對外透露的。

“徐教授,請跟我來吧。”

將徐佑請到自己的辦公室後,鄧福關上了門,和徐佑單獨聊了起來。

“徐教授,關於我們的專案,你有什麼自己的想法?”鄧福問道。

鄧福注意到,在剛才的會議上,徐佑並沒有怎麼發表自己的想法。

“鄧院士,您知道,我並不是核物理部分的專家,對於可控核聚變的見解,可能並不專業。”

鄧福聽完卻擺擺手笑道:“徐教授,千萬不要這麼謙虛,我們都知道,徐教授的才華並不只侷限在某些領域上。要不是因為徐教授需要研究的專案太多,這一次的專案負責人,很可能就是你了。”

因為這個專案的意義十分重大,專案負責人必須得保證,能夠將主要的精力都放在這個專案上面。

經常被徵調走的徐佑,顯然是不符合這個條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