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三章,讀書學習優良級

理論上日本的學年至少有210天,平均比其他國家的標準學年多30天,但通常來說日本高校的學年是240天。

他們一年的學期不是兩學期,而是三學期,累也是相當的累。

其中第一學期是從四月開始,這就是為什麼日本高中生開學時會是櫻花季的原因。

畢竟如果是九月開學的話,不可能會有櫻花盛開。

但真正讓日本高中生苦惱的,恐怕還是偏差值和補習班這兩個萬惡的東西吧!

偏差值的原理就是機率分佈,可以看出每個學生在所有考生中的水準順位,50分就代表著你處在班級的平均水平。

相當於,國內高中流傳甚廣的排名理論“成績不重要,排名才重要,高考看的是排名”。

這種可惡的偏差值,讓每個學生考試的每次成績都原形畢露,

什麼“這次不止我這麼低,大家都考的很差”“這次考試相當難啊,幸好我水平更深一籌,考的比平時還好”這種謊言,在日本基本是不可能出現的。

考的好就是好,考的差就是差。

補習班的話,日本流行的補習班不是國內那種“補足偏科,虎上添翼”的單科補習班,

他們補習的原因主要是學校教的課程都很淺,不足以讓他們考上好大學,

想要考上好大學的話,只能去上補習班。

在日本一個高中生如果只想混日子的話,自然是特別輕鬆的;可想上好大學的話,就別妄想著輕鬆了。

還有一點就是,日本的學歷歧視也相當嚴重。

石良平把所有科目的書籍都掏出來簡單地翻閱了一下,發現【全能加點】的效果還真的不是開玩笑的。

一共十二個必修科目,所有知識點他基本都記得十分清晰。

按著這個優良級標準,不說年紀前十,班級前十肯定是妥妥的。

一個班一共是三十五個人,他之前的成績是三十五名,那麼他下次考試至少得進步二十五名。

好傢伙,寬敞的進步空間一下子就沒有了。

差不多這兩天,也就剛好要期中考試了,想想再過幾天自己也要在日本當學霸,有點小激動啊。

石良平打了個哈欠,抬頭看向講臺處的八野田慎老師,

此刻八野田慎老師正在講《桃花源記》和烏托邦的聯絡,詮釋陶淵明的人生理想。

這一瞬間石良平突然想起來,現在是在上國語課,他居然在看其他科目的書籍!

剛才才被八野田慎老師點過,現在又犯事,不會激怒老師吧。

可是當石良平抬頭,注視著八野田慎老師時,

他卻莞爾一笑,對著石良平露出十分友善的笑容,彷彿是在說“孩子,你看吧,不就是上課看其他科目什麼的,沒事的。”

八野田慎清清嗓子,繼續講課,但講課的聲調卻和氣很多。

石良平訕訕地低下頭,總覺得老師的反轉有點太大了,這樣偏心真的好嗎?

他總覺得班級中隱隱約約有幾處嫉妒的目光偷偷地注視著他。

空氣中飄蕩著一股檸檬的味道。

為您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