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田康太驚愕地看著在課上聊的不亦樂乎的兩人,感到無比的震驚,
追求丸橋葉子的學生,從同年級的優秀者,到高年級的優秀學長簡直數不勝數,
別看丸橋葉子平時和和氣氣的樣子,
實際上她可是所有男生公認的最難追求的存在,這樣優秀的女生為什麼要做出這樣掉價的事情?
那可是班級地位墊底的石良平啊,跟這種人交友有什麼好處嗎?
這個世界真是有點不對勁了,真是見了鬼,怎麼垃圾廢宅都這麼受歡迎?
久田康太抓了抓自己的頭髮,心情煩躁起來。
讀過書的才知道,想要在高一就當上某個部門的副部長,簡直比考年級前三還難。
至於丸橋葉子為什麼在文學部那麼有聲望,他倒也不清楚。
他只知道文學部的大部分人有事情都經常過來找她,她在文學部已經算是被內定為下任部長。
丸橋葉子這麼受歡迎且漂亮的女生,他要是沒有追求的想法肯定是假的,只不過是因為有自知之明,所以他還從來沒有去嘗試過。
看到石良平跟丸橋葉子聊的興高采烈,簡直比他自己失戀了還難受。
久田康太黑著一張臉,暗暗想著下午放學一定要把這個死廢宅打成豬頭,
他也不是沒有看過石良平練過劍,那個水平...呵,
他可是劍道社高一級四大種子選手之一,十個石良平站一塊對他來說都不會有任何威脅。
反正他就囂張這麼一會了,該死的廢物廢宅,到了下午就有他好受的。
歷史課上完了,下課了,然後再上課了,下課了,然後再上課了,
這是早上的最後一節課了。
兩人完全沒有意識到時間在流逝,他們聊的十分開心。
石良平舉了兩個電影例子,分析了小說的創作方式中的“調動觀眾情緒”,向著丸橋葉子表達了自己的觀點。
第一個電影是西爾維斯特·史泰龍執導的《第一滴血4》,
這位導演應該很多人很熟悉,
當年他靠著自編自演的《洛奇》成功拿下奧斯卡和金球獎,可謂是天才導演。
在《第一滴血4》中就有一段十分經典的情緒調動環節。
主角跟隨普通的船隊前去某個到處都是劫匪的地方,衝突是遇到劫匪,劇情高點就是主角殺掉這些劫匪。
但在發生衝突之前,船隊遇到過兩次劫匪的船隻,
第一次,主角透過高超的船技繞過了劫匪,躲避了危機。
第二次,主角讓船上的所有人把錢財給劫匪,用錢消災。
但就在第二次結束,劫匪準備離開時,劫匪突然發現船隊上有女人,準備對女人動手,主角不得不動手。
這每一次的一驚一乍,就是所謂的情緒調動,也就是跌宕起伏的劇情。
觀影者在看電影時的情緒就會呈現:緊張,鬆懈,緊張,鬆懈,超級緊張,劇情高謿。
這樣的劇情就會顯得十分有張力,可以把讀者的情緒調動起來。
丸橋葉子十分認可,
“多次的緊張與鬆懈,會打破觀影者的心理設防,讓觀影者更容易走進電影的世界。”丸橋葉子如此評價道。
第二個電影就是入圍奧斯卡的《校園規則》,是校園欺凌題材,這部電影的情緒調動也十分經典。
基本套路是:壓低主角,主角反擊。
每一次壓低主角之後,都會迎來一段令人愉快的劇情。
要麼就是主角反抗成功(別人潑主角糞水,主角禮尚往來),要麼主角就是得到藉慰(被一群人羞辱完之後,被女主角救助,得到安慰)
到了最終的大矛盾,則是主角的親友被逼走,自己的女朋友也被逼走(喪失理智的主角差點沒把反派殺掉)。
使用的方式和上一個電影雖然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