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一百四十九章 七零年代綠茶知青(36)

流動便民站有的東西,門市部必須要配備,門外擺了一排小爐子,有茶葉蛋、關東煮、還有成籠的包子。

每一種味道都特別勾人,絲絲縷縷地往人鼻子下鑽!

對生活稍微有點講究、沒太大家庭負擔的職工,忍不住上前詢問。

包子價格跟飯店、食堂一樣,茶葉蛋比普通雞蛋貴一分,關東煮按串賣,還有熱氣騰騰的饅頭和米飯,以及一流味道濃郁、品種多樣的醬菜!

價格都不算貴,很多人都買了些嚐嚐味道,在吃肉都奢侈的年代,這些吃食不可謂不豐富營養了,更重要的是好吃呀。

很多人對食堂產生了牴觸心理,自己懶得做飯,下館子又貴,這裡倒是成為平時換口味的最佳去處了。

門市部漸漸步入了軌道,因為貨品齊全、經營範圍廣,還有三個營業點,其中門市部是二十四小時營業,在客流量爆炸的總醫院裡,每天總盈利已經基本上在三百塊上下浮動。

次月發工資的時候,池芸兒的基本工資和補助為七十三塊,如今有門市部百分之二的總利潤提成作為獎金,能拿到一百八十五塊錢,合計二百五十八塊,都趕超池父池母工資總和了!

趙金明和徐成芳則各是百分之零點五的提成,基本工資、補助加獎金也有一百塊冒頭了,這在剛踏入工作崗位的一眾青年、同學中,絕對是拔尖的存在了!

他們拿到工資高興地不行,表示自己從來沒擁有過這麼多的錢,問題是每個月都能入賬差不多,多得他們都不知道怎麼花了……

廚房師傅們每天熬湯,蒸包子、饅頭、米飯,做肉丸子、肉腸、炸豆腐等等,工作不累,就是略微繁瑣。

門市部這方面的吃食賣得太火爆了,顧客是絡繹不絕,從早賣到晚,幾乎利潤的一半都是由其貢獻的。

以至於廚房師傅們也沒有太閒著的時候。

但是收益是極為豐厚的,吃食所賺取的利益中百分之六,作為獎金按照辛勞程度犒勞大家。

廚房員工們,這個月多出來十塊到三十塊不等的獎金,每個人渾身都是幹勁。

那兩位阿姨的提成,是按照自己所買貨品盈利的百分之三來拿錢。她們三輪車上的貨品,都是最為暢銷的,每天要來回三五趟補貨,一日盈利在五十上下浮動。

領工資的時候,她們看著手裡四十多塊錢,都要喜極而泣了。對一個家庭來說,四十多塊錢能讓生活有著翻天覆地的變化。

這時候新員工已經不敢置信地返城來報道了,站在門市部門口,他們仍舊有一種美夢醒不過來的感覺。

他們都是高中畢業生,腦袋瓜靈活會來事,又經歷過下鄉磨練,性子沉穩、吃苦耐勞,對新工作適應性良好。

池芸兒他們瞬間感覺到工作量驟減!

門市部已經進入良性迴圈中,池芸兒帶著趙金明和徐成芳,將目標定在了飯店上。

醫院對面有一家國營飯店,味道中等,大廚的麵食做得不錯,走親訪友請客吃飯下館子,這裡是唯一的選擇。

沒有競爭就沒有壓力,飯店裡的服務員們態度惡劣、捧高踩低,曾經還將一位老爺子給氣得住進醫院,口碑算不得好!

所以池芸兒琢磨著新開一家飯店,絕對不愁沒有顧客上門。只要手藝好,凡是被國營飯店拒絕的顧客,都會來到他們飯店吃飯。

再看食堂,食堂是大鍋飯,對廚子廚藝要求不算高,味道普通不難吃,卻也算不上特別好吃,只是在每日中讓人的味蕾沒有期待感,麻木中都放棄了掙扎。

而且食堂的品種還不跟後世一樣,種類多,都是兩葷四素的配置,讓人勉強有個選擇的餘地。

醫院食堂還多了個病號餐視窗,除此之外沒什麼值得可提的了。

池芸兒想起後世遍地開花的各種餐飲業,帶著倆跟班到處走走看看,時不時商量些事情,最終給寫成了一份漂亮的飯館策劃案,由他們三人共同遞交給院長。

院長帶上老花鏡,先瞅了瞅三個人。

池芸兒的變化不大,應該說她保持著一貫地優秀奪目。

不過趙金明和徐成芳倆人跟換了個人似的,從穿衣打扮到言談舉止,以及神采飛揚的勁,都如同破繭成蝶,以極快的速度成長起來。

院長笑呵呵地低頭認真看著策劃案。

&nbsp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