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她也一直跟在白教授身後,全程參與到醫院的規劃設計和建設中,並且以此為畢業設計,順利從帝大領到了畢業證!
前一天剛舉辦完畢業典禮,池芸兒第二天就去參加新醫院開業儀式。
總醫院的面積很大,如今被合理地規劃,更顯得寬敞整潔與清幽。
門診部是半圓型的兩層樓,全是大窗戶的設計,陽光鋪灑進來格外明亮。
大廳裡一側是十幾個掛號繳費視窗,一側是安裝運輸帶的拿藥視窗,中間為諮詢臺,靠牆的一圈放著輪椅、雨傘、口罩等便民急需用品。
門口左右各站著六名志願者接待員,根據來院客人所需,給予幫助。
大廳中央的公告欄上,清晰呈現了醫院全景圖,還有每棟樓上所包含的科室等,漢字和圖畫的搭配,讓來院的所有人都能很明確尋到地方。
職工們都換上乾淨整潔漂亮的新工作服,上面印著京都總醫院的標識,脖子上掛著帶著照片和名字的工牌,臉上帶著感染力的笑容。
第一批進來參觀的領導和排隊進來看病的病人與家屬,眼睛都用不過來了,實在不能想象如此漂亮講究的地方,竟然只是家醫院!
這還僅僅是門診大廳,從這裡能夠通往內科、外科、兒科、急診、中醫部、住院部等等地方,地上貼著箭頭引導,還有些特別暖心的裝飾和標語。
高於二層的地方,都配備了電梯;每層都有男女公廁、哺乳區;消防栓、逃生樓梯嚴格按照要求來;綠化、運動場、停車場、停車棚等等,處處都滲透著設計者的用心。
只有大家想不到,沒有池芸兒考慮不到的。
醫護人員們也接受過池芸兒關於服務方面的培訓,臉上帶著笑、聲音輕緩,拂去眾人的焦慮和浮躁,甚至病痛都因為心情得到照顧,而減緩許多。
所有進了醫院的領導、病人和家屬們,都禁不住一路驚歎、讚賞,大拇哥就沒有放下來過。
當真是方便、高效、貼心、舒服等等集一體,可是花費與平時差不多,甚至於軍屬、傷殘人士、老兵還能享受優待……
有些大娘嬸子直接捂著嘴,感動地含著淚道:“咱們組織好啊,我從沒想過老了還能享受這種待遇……”
其實在大傢伙沒看到的地方,池芸兒和醫院職工們付出了更多,裝置的升級、人才的引進、優秀醫護人員深造等等,全方位衝著她那句國際一流醫院而努力。
所有工作人員都記著池芸兒說過一句話:
我們每個人都很渺小,渺小到跟螞蟻似的難以撼動大樹。
但是我們堅守自己的崗位,一天都不放鬆不懈怠,那麼我們的努力和付出,就像是能引起一場遠方龍捲風的蝴蝶般,讓整個國家、所有行業,都慢慢往國際一流水平上靠攏!
更何況,在如此好的環境中工作,人的精神狀態也不一樣了。
建築、裝置和人才方面的大力投資,讓總醫院老大哥的位置牢不可撼。
相信上一世醫院經營蕭條被收購,而老員工無奈被買斷工齡,導致老了卻沒有保障的危機,已經從根源被拔除。
池芸兒心口的重石徹底落了地,無比輕鬆!
醫院的改建無疑是巨大成功的,而家屬院也不遑多讓。
池芸兒知曉這裡面會有自己和父母的房子,所以她藏著私心,將其打造成以後特別流行的高檔小區。
樓層最多為十層,配備上電梯,樓距要留足,戶型設計合>>
【暢讀更新載入慢,有廣告,章節不完整,請退出暢讀後閱讀!】
理,都進行了簡裝修。雖然說是簡裝修,但是用料實誠、審美線上。
鋪上地板、刷牆、做雙眼皮吊頂,浴室、廚房和陽臺都做了防水塗層,全貼上瓷磚。
如今家屬樓已經竣工,已經抽籤選好房子、暫時窩在職工宿舍的眾人們,不知道來回參觀多少趟了,天天掰著手指頭數日子。
池芸兒又組織大傢伙一起團購傢俱、家電和布藝品,統計好後直接去南方廠家訂購,價格便宜質量有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