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四十四回:小六聞孝思母親 玄策再問舍利蹤(上)

上回說道,老僧說到了這但是,只聽他稍稍停頓一下,理了理精神之後,發自肺腑的向王玄策等人這樣說道:“但是也請你們回去之後,轉告玄奘法師,一定要吸取我天竺如今佛教凋零之教訓,讓佛法繼續發揚光大”

的確,這不僅是老僧的根本心意,更是這些年他們對五印度佛教凋零最深刻的感悟。就拿這婆娑林來說,雖說是佛教之聖地,但是隨著參拜的人數減少,已經讓人不由得像救火塔中奮不顧身的野雞一般,心生憐憫之態。可是即使猶如虛空之中的野雞一樣堅強,可是現實之中的佛陀在哪裡?這麼多年來,不曾有一個僧人,想和他一樣,堅守在這清貧的婆娑林中,維護這一方淨土。儘管如此,也儘管這些年甚是孤獨,但是這的確是老僧他想要的一種生活方式,這對他來說已經足矣,因為這是一種信念的堅持。

只見這王玄策聽他這麼一說,也是頓了一下神,因為他感覺到他的話語甚是正確,所有事務,都不是一成不變的,只有居安思危,舉一反三,吸取不同的經驗與教訓,方可以長久的保持不敗之地。於是他就這樣回覆到:“多謝法師的一番美意,我等歸唐之後,定將大師今日之話語,如實轉告這玄奘法師……”因此,這老僧也是滿心歡喜。

因為發現這老僧的每一個故事裡面,都是充滿了深深的哲理,於是這王玄策等人,也是感觸頗深,細細思索。

只見老僧又將他們引到了附近的一座佛塔跟前。望著這巍峨端莊的佛塔,王玄策頗為有禮的向老僧問到:“不知大師,這座佛塔可有何故事?”

“這座佛塔,正是當年佛陀的生母摩耶夫人哭佛之處?當年佛陀涅槃之後,裝棺入殮一結束,阿泥樓尊者就升入天宮,將這一切告訴摩耶夫人。當摩耶夫人聽聞此噩耗之後,悲痛哽咽,頓時昏倒,旋即與眾天神來到這此地,看見佛陀的袈裟,錫杖,以及紫金缽盂,撫摸著這一切遺物,又是一番悲痛號哭,在她哭昏倒之後,再次醒來之時,就悲傷的對世人說道:“世人和天神的福緣都沒有了,時間的法眼也消失了,現在這些物品,徒然在此,卻沒有主人,唉……”

聽得摩耶夫人這樣的悲憫之詞,佛陀隨即又顯現了神力,金棺自行開啟,頓時佛光再現,佛陀雙手合十而坐,慰問慈母道:“您從天界遠道降臨這裡,世間萬物,不能常在,希望您不要太悲傷了。”

面對如此一幕,阿難尊者也擦拭這悲痛的淚水,向佛陀再次請教道:“後世如若有人向我問起這金棺自開之事,我該如何作答呢?”

佛陀道:“佛已涅槃,慈母摩耶夫人從天宮降臨,來到這婆娑林中,佛陀為那些不孝之人,從金棺中坐起,雙手合十說法”

所以,後來人為了感念這佛陀的孝心,就在此處修建了這座佛塔,以致敬摩耶夫人和佛陀。”這老僧就這樣一字一句的給他們講述這摩耶夫人哭佛塔的來歷。

聽得這番話語,感念這份孝心,不由得讓小六就想起了他年邁的母親,自從長安出來,這一走可又是一年多時間,雖說這一年多來,還算安穩,但是這一年多來,母親的身體可好,是胖了,還是瘦了,不由得就悲從中來,傷心的哭了出來……

首先是陳茂材發現了小六的不冷靜狀態,趕忙開口問到:“六兒,你這是咋了呀?怎麼回了呢”

他這一問,隨即就讓所有人,都向小六投去了迷惑的目光。王玄策也趕忙走了過來問到:“六兒,這是怎麼了,遇到什麼難事了嗎?”

面對這一幕,眾人也都盡數安慰這小六。而小六經過這稍稍發洩之後,將這壓抑的心境也釋緩了不少,緩緩說道:“我想我的老孃了,咱們這一走,就是一年多,剛剛聽聞大師所講述。佛陀在圓寂之後,還能用自己的神力,安慰母親,而我卻在母親八十多歲的時候,卻不能侍奉在身旁,卻不由得有了這麼一些傷感”。

聽得小六如此之說,眾人也都恍然大悟。王玄策此時也深深瞭解到,這每個出使的使節對故國的思念。而周曾隨著他的話語,也不由得想起了翠兒,還有自己的孩子。雖說也很是想念,但是轉念一想,仍舊堅定的安慰小六到:“六兒,大娘有翠兒在照顧,一切應該都不是問題。你就放寬心吧。”

這時候,當老僧明瞭事情的緣由之後,再看這眾人均帶著一種思鄉之情,於是就對他們開釋到:“自古以來,忠孝均不能兩全,你們此次代陛下來我五天竺禮佛,正是為你們大唐盡忠,而這位居士,聽聞這佛陀開釋,不由得情到傷心處,為母擔心,這正是盡孝。孝心不僅僅只是陪伴,更多的則是時常的惦記,時常的關心,時常的掛懷。這位居士,依老僧看已經做得很不錯了,我想自會有佛陀的庇佑……”

“多謝大師開釋”小六聽得這番話語,心中頓時也釋緩了不少。而眾人聽聞這番話語,心中也是欣喜了很多。

只聽這王玄策這樣對他們寬慰到:“這此咱們遊歷五印度,我們雖然得到的都是最直觀的感受,領略這最美的異域風情,作為咱們大唐國的官派使節,除此之外,咱們也開創這前無古人的壯舉……儘管如此,但是我也明瞭,咱們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家,這個家即是小家,也是大家,只有大家安穩了,小家才會平平安安,玄策感謝你們了!”

這一番話語,隨即讓每個人的家國思想,再一次貫穿於骨髓之間。他們都明白,這份思想不僅僅是小家的使然,更多的則是背後有這一個強大的大唐。而這強大的大唐,正是有像他們這樣一個個盡心盡力的人,構築和建造起來的……於是,這歡欣與欣喜之情,頓時籠罩在這婆娑林,在這哭佛塔的上空……

&nbsp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