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讓趙英圻還有廊橋邊一眾看客矚目的卻是那長裙的下襬。
這件長裙和鞋子一樣是大紅色的,但是略帶一些過渡的漸變色,從上到下,從淡粉到大紅,上面與粉色的油紙傘呼應,下面與大紅的高跟鞋相襯,然後再與背景中青綠色的小鏡湖和暗青色的天空形成明顯的反襯,僅僅是簡單的顏色搭配,就讓劉亦琳一下子成為了眾人眼中的焦點,彷彿小鏡湖這一泓水天美景成為了劉亦琳的背景板。還是那種綠葉與紅花的關係。
而且這長裙的下襬還在左腿側邊開了一個大叉,直接開到了大腿處,這種比較修身的長裙隨著劉亦琳踩著高跟鞋婀娜的腳步,大叉開開合合,而且這種大叉不是那種平鋪剪裁的簡單大叉,而是在大叉處略有一些重疊。
只見這劉亦琳在廊橋上站定,先是用那雙勾人的眼睛看了趙英圻一眼,微微一笑,很是銷魂,她知道以趙英圻頭甲高手的眼力,一定能看清她身上的裝扮和自己臉上對他的表情。
劉亦琳從廊橋的那一頭嫋嫋婷婷的走著,臉上的美貌吸引著眾人的目光,但是剛起步時是左腿,左腿一邁,大叉分開,露出裙下左腿的一大抹雪白,引得眾人又趕緊將目光聚焦在坐腿上。
偏偏這時,又到了邁右腿的時候,左腿大叉上的玉白色隱沒,眾人又趕緊將目光移到劉亦琳巧笑嫣然的臉上。
叫人難受的是,又該邁左腿了,又是那一抹玉白色,讓人不禁想要探究一番。
這麼一來二去,當真是起起落落,一波三折,讓人心裡不斷的抓撓。
眾人心中不免從驚豔,到錯失,再到驚豔,再到錯失,七上八下之下,各自都有了自己的目標,決定一定要細細的看看那大叉之下的美色。
但是美人目光流轉之間,在眾人臉上掃過,略顯促狹、嬌嗔的眼神似乎化為一灘春水,只教眾位色中君子不好意思,似乎都能感覺到美人對自己的唐突有些似嬌似嗔。
劉亦琳今天的打扮,真的是太過出眾了,花了很多心思,也用了不少小聰明,事實上來看,效果真的不錯,包括趙英圻和趙彤在內,自劉亦琳出現之時就被她將目光緊緊的吸引了過去。
這真是一個太懂男人的尤物了!
趙英圻舉著酒杯半天沒有放下。
劉亦琳從廊橋上一路走來,目光只在中間的時候環顧了一圈,之後便一直放在趙英圻身上。
趙英圻那副陶醉的樣子,讓劉亦琳很是開心,臉上的笑容也就更加明媚,在這小雨之中,彷彿一朵新開的海棠。
都說士為知己者死,女為悅己者容。其實也可以換一個說法成士為己知者死,女為己悅者容。女人如果喜歡上一個人,就喜歡將目光聚焦在這個人身上,容光煥發。
劉亦琳走近趙英圻的小亭,立於雨中,看著趙英圻,頭上的油紙傘在劉亦琳的手中忽悠悠的轉著,點點雨水從傘骨尖飛落而下,歪著小腦袋看著趙英圻,轉了個身,問了一句:“妾身這一身裝扮如何?”
“漂亮,劉姑娘實在是太會穿衣服了。”趙英圻放下手中舉了很久的酒杯。
小紅從趙英圻身旁走出,跟著群芳閣的其他小婢女一起舉著一個小簸箕接受廊橋附近人的投帖和批語。
總的來說,劉亦琳目前是批語和投帖最多的,不光是劉亦琳的姿色出眾,而且劉亦琳這一聲“妾身”就已經表明了她和趙英圻的身份,總要給趙英圻一個面子的。
看見劉亦琳沒有動,只是巧笑嫣然的看著自己,趙英圻知道她的意思,就讓旁邊雙旗幫的手下取來紙筆,準備給劉亦琳寫一個投帖。
微微思索片刻,趙英圻覺得自己這回不免要做一次文抄公了,不然只怕是難以在這麼多文人才子、風流士子的投帖和批語中給劉亦琳一個不錯的印象,故而在湖綠色的帖子上寫下:
雲想衣裳花想容,
春風拂欄細雨濃。
若非鏡湖與卿見,
會向夢中難相逢。
到底趙英圻還是有些自己的顏面,不至於沒有面皮的做一個文抄公,只好用自己的半瓶子的墨水斗膽將李太白的清平調稍微改了改,雖然知道自己的水平差李白有十萬八千個十萬八千里,這麼一改真是汙了人家的好詩,但是想來這個世界應該目前還沒有人知道自己做下的齷齪事情。
在落款出寫下《幸逢亦琳》還有自己的名字,便遞給了上來接帖子的小婢女。
跟著劉亦琳的媽媽看過這帖子之後笑的合不攏嘴,只因這首詩實在寫得太好了,輕聲朗誦出來,旁邊也不乏讚歎之聲,雖然趙英圻有些挺受用,但到底不是自己的詩,心裡到底有些不太得勁,也就又拿過來一張帖子,重新提筆寫了一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