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鏡湖前一海棠,
浣花會上獨紅裳。
恰逢雲雨遮春光,
自有亦琳為暖陽。
將自己對劉亦琳的批語《海棠流麗》作為詩名放在落款處,又讓小婢女送了過去。
“趙某不才,想要以這‘海棠流麗’作為劉姑娘的花魁魁首之名,不知劉姑娘意下如何?”趙英圻這下心裡算是落了個地,自己這詩雖然不球行,但好歹是自己原創,也就腆著臉說了這麼一句。
劉亦琳自然沒有什麼不願意,旁邊群芳閣的那個媽媽也很高興,既然趙英圻已經直接說了“花魁魁首之名”,那自然就是開誠佈公的表示支援劉亦琳為花魁,這麼一來,八大青樓肯定會把五大魁首之一給了劉亦琳,她在群芳閣也能得到不少賞錢。
周圍許多人見了這一幕,看到趙英圻給劉亦琳投了兩張帖子,也都紛紛再次投帖,小紅和另外兩個小婢女手上竹編的簸箕都已經堆起了小尖尖。
好容易將眾人的投帖收完,劉亦琳跟趙英圻行了一禮,又對四周捧場的看官行了禮,就準備跟媽媽上自己的畫舫準備後面的節目和接待事情。
倒是這個媽媽很是上道,直接把劉亦琳一推,從畫舫上攆下來,讓她直接過來趙英圻這裡作陪,完全不用再接待別的客人了。
劉亦琳此時倒顯得有些羞射,在亭子邊將油紙傘收起來,微微抖了抖,交給小紅,然後跟在座的趙英圻、趙彤還有左津分別見禮,坐在了趙英圻和趙彤中間。
趙彤這些日子和劉亦琳相處的也很好,對這個人前端莊大方人後青春活潑的漂亮妹妹很是喜歡,此時還幫劉亦琳拿來碗筷酒杯,還倒上了酒。
謝過趙彤之後,劉亦琳直接端起酒杯敬了趙英圻一杯,然後隨著幾人一同看著其他楚女亮相。
不少在旁邊伺候或者已經上了畫舫在一旁等著亮相之後待客的楚女都一臉羨慕的看著劉亦琳,劉亦琳在小鏡湖上偶遇趙英圻的事情不少人都聽說了,還沒到浣花會就已經得遇良人,還是天下聞名的名將,攜女戰神左右,年輕有為、風流倜儻,而且還是頭甲高手,聽說首相王鶴之親自作保舉薦拜將,真是多少女子求都求不來的好福氣啊。
如果趙英圻知道,一定會羞得無地自容,自己不管是上輩子還是這輩子估計都和風流倜儻不沾邊,最多隻能算是中人之姿,絕對算不上帥。
不過,人嘛,總是會有濾鏡的,地位一旦上來,什麼歪瓜裂棗都變得順眼了。
此話按下不表,還是話回本章,說這浣花會。
那邊的新荷姑娘和自己的乾媽媽剛上了租的畫舫,準備將“新荷”二字換到樓上的睡蓮帆上,計劃接待客人,出節目了,畢竟她們不是宣府本地朱翠園的人,而是朔國嵐州朱翠園的人。來這裡完全是因為這個媽媽對她很好,也寄予了厚望,希望能來這浣花會上給新荷爭一個花名,謀一個出身。
這次正好趙英圻在,新荷在嵐州聽說過趙英圻的威名,還有趙彤的勇武與忠誠,對趙英圻已經傾心已久,來到宣府之後還聽說趙英圻前面已經收了一個劉亦琳,而且還給她開了一家寶琳閣。
這讓新荷覺得趙英圻對她們風塵女子並沒有那種關在別宅之中當做物件褻玩的想法,更加讓新荷覺得趙英圻是個絕好的託身之人,所以才會有剛才那個解胸衣以投身的舉動。
現在想想,新荷心裡還有些臉上燒呼呼的感覺,自己可真是太大膽了。當眾之下,做出這種事情。
媽媽嘆了口氣,讓新荷趕緊進船艙換衣服,肚兜解下來了,小心吹了風鬧肚子。
新荷進了船艙沒有直接換衣服,而是靠在小舷窗邊,撩起那塊輕紗簾子,看著廊橋那邊,略有些失落,難道自己以後的生活就是在嵐州做些賣唱賣笑的皮肉買賣嗎?
正當新荷孤零零的靠在舷窗邊哀嘆自己的孤苦時,岸邊有一個雙旗幫的手下急奔過去叫住了準備起錨的她們。
趙先生要買下新荷姑娘,讓他們不要掛帆接客了。
那個媽媽高興地衝進船艙,嘴裡還叫著:“福氣來了,福氣落到你這小妮子頭上了。”
新荷呆呆的被媽媽攬在懷中,大眼睛裡面淚光盈盈,微微顫抖的身子顯示著不平靜的內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