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魚滿心猜疑,隨即震驚的是秦王府的反應。
從高履行言辭中聽來,秦王府似乎仍在一味避讓,沒有絲毫反擊的意思。
是以退為進,迷惑東宮,暗中謀劃?
似乎也不像。
李世民,他到底在等什麼?
秦叔寶、程知節、尉遲敬德等人一旦離開長安,秦王府將面臨無人可用的地步,即便有心,倒是也無力無人。
要不要提醒一下秦王殿下,儘快動手?
轉過念頭,陳魚便搖搖頭。
自己不過是個被放棄的小人物,人微言輕,這等大事,李世民怎麼會聽呢?
不能諫言,卻並不代表毫無辦法。
作為皇孫受傷案備受關注的核心,完全可以作為一個催化劑,稍稍動些手腳,李世民就不得不認真面對自己。
只是有些話,終究還是要說給李世民才行,否則弄巧成拙不說,還會錯失良機。
誰來傳話呢?
早就避退出門的高履行壓根指望不上,身處牢獄的陳魚不禁有種叫天天不靈,叫地地不應的無奈。
然而一轉眼,李麗質出現時,陳魚臉上露出了驚喜神色。
“小郡主,你怎麼來了?”
“那個法曹讓我和四哥來作證,四哥去了公堂,我偷偷來看看你。”
“小郡主有心了。”
“應該的,你救過我和四哥兩次了,這次大哥的事……也和你無關。”
小孩眼裡只有對錯,但大人的世界裡從來只論利害。
“四哥會給你作證,我回去了會求父王想辦法救你。”
陳魚不願意戳破小女孩的美好期望,更不願意破壞父親在他心目中的美好印象。
“多謝小郡主。”
陳魚笑了笑:“小郡主,能幫我個忙嗎?”
“陳魚哥哥需要我做什麼?”
“儘量記住我說過的每一句話,然後回去告訴你父王。”陳魚目光掃過有意無意靠近的獄卒,刻意壓低了聲音。
李麗質是個聰明孩子,察覺到陳魚神色語氣中的凝重,乖巧地點點頭。
陳魚不確定李麗質能記住多少,為今之計,除了相信她,別無他法。
“小郡主天生麗質難自棄……”
……
孫伏伽作為主審官,在公堂上問過了李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