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76章 一塊月餅分給16個員工的老王出事

誰讓趙東淮人脈廣呢?他主導下,別說在港濠彎如何,內地也多的是趙生的朋友啊,不管是韓山平還是中戲、亦或者張一謀、黃健新等等,哪不是朋友?

央視裡陸陸續續砸了那麼多大電視劇,上美電影廠投資那麼多錢,影視圈裡談人脈,趙東淮現在就是小無敵。

電影成本不少,就算很多很多人是免費客串,真實成本也超5000萬港幣了,主要是戰爭大場面要花錢。

他也不太確定這電影能否在彎彎上映,能否在島國上映。

趙東淮也不指望這部電影賺錢,就是留個念想。

話說他穿越到現在,抄來抄去抄了大把的經典,也毀了一些經典,(王文俠傳),都是他支援下運作起來的,第一部非抄襲大電影啊。

票房什麼的真無所謂。

話說到現在,他發現國外很多傳記片很吊,(貓鼠遊戲)(心靈捕手)(雨人)等等,都是口碑票房雙豐收。

但華夏範圍,不是沒有能對打甚至鎮壓那些傳記電影的原型啊……

幾千年華夏史,值得銘記和大書特書的傳奇傳記,都多的數不過來,但總有一些這樣或那樣的原因,搞的經典影視誕生有困難。

………………

兩個小時後。

當趙東淮和周惠敏、阿珍返回尖沙咀趙氏金融大廈,就見章敏一臉興奮的跑來,“老闆,敏姐,彎那邊200座萬家綜合商超,全面裝修竣工了。”

“這最後一批裝修竣工的20家,什麼時候開業?”

2月初彎那邊有人想上日円炒外匯的車,同意萬家入彎,買大樓買地皮,買來的大樓裝修兩三個月,四五月份陸續開張。

就是地皮,150多處地皮,興建到11月中旬連裝修都集體搞定了?很基操,絕大部分萬家商超才地下兩層,地上五層,建設進度3到四五個月完成,都很常見。

進度快慢主要看人數,以及團隊是否成熟!

華人置業的團隊?那是華置原本的建築團隊,加大規模挖長實、華懋、新鴻基等全港地產龍頭們的成熟核心團隊一起做事。

而且還在彎彎招了那麼多人……

趙東淮笑著點頭,“不錯,零售體系總算暫時鋪滿了。”

周惠敏好奇道,“那下一步,華置怎麼發展?”

那麼多的大團隊,大工程結束,總不能都閒著吧?那是幾萬人的規模。

趙導失笑,“彎彎的建築團隊先留在那邊,看有沒有合適的專案,有了再說發展,你不是也已經在油尖旺、中環西環北角等地,買了大量舊樓打算重建?”

“舊樓重建計劃可以提上日程了。”

“對了,還有大坑村……雖然我這幾年怎麼去住過,但是以大坑村為試點,可以試試全村社群化改建了。”

阿敏一愣,“全村社群化改建??怎麼建?”

趙東淮解釋,“這就涉及到新界原住民的丁屋丁權了,我打算和村裡說一下,把老房子和全村有丁權的人,丁權集中起來,建現代化住宅社群,雖然村子距離大埔新市鎮,還有三公里距離。”

“但若建好了新社群,三公里的路程,以後不管開一個小巴站點,還是村民自駕來往,坐計程車往返,都能把大坑村和大埔新市鎮更高效連在一起了。”

他這個位面的老家大坑村,距離大埔新市鎮不遠,三公里……舉個例子,類似於21世紀20年代,和縣城直線三公里的自然村落。

大坑村全村200多戶,一千多人,風貌?風貌就類似周星星和樺仔原軌跡(賭俠)電影裡,投降輸一半的大口九九哥開鄉村賭檔的那樣。

住宅,有有錢家庭自建的農村二層小樓小院,也有(賭俠)電影陳小刀老宅住房那模式。

賭俠那還是1990年上映的,裡面的村落建築模式,暫時還算領先新界不少農村自然村。

但若集中所有村民的現有房產,和丁權丁屋者,集體建設現代化住宅小區,大小區邊緣也打入百家姓,或縮減版萬家,比如原屈臣氏旗下的百佳超市,蓋一個白天營業的大超市提供果蔬、肉蛋類綜合小超市。

修好路!

上巴士路線和計程車路線,那麼大坑村依舊還在大坑村,卻也可以把它看成城區外延的一部分了,三公里而已,那有多遠?別說坐計程車來往很快,你騎腳踏車來往都不慢。

若大坑村這樣的舊村落改建現代化新社群的樣板做好了,很多新界各地的舊自然村,就都有了類似的發展方向。

當然,不會說一起建設,這是長達十年或更久,選一批突出的先建設,剩下的隨著時代發展慢慢搞。

就說大埔身為港島18區之一,除了一個大埔新市鎮,還有多少村落?120多個村落!

一個大埔比整個大嶼山島村落還多的多,單獨村落人口也比那邊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