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40章 三硬三軟

而皮凍也是灌湯包裡最耗時間的。

所以,他昨天在備生煎包的皮凍時,就多做了一些,放在冰箱裡。

今早來園時,就一塊兒帶過來了,方才讓葉老師幫著放入廚房的冰箱裡面去了!

他掀開蓋著溼布的那些麵糰,瞧了瞧……

做餛飩的麵糰醒的差不多了,但做灌湯包的麵糰,還得再醒一次。

畢竟這做灌湯包的面,得三硬三軟嘛!

這三硬三軟,也很好理解的!

指的就是揉、摔、醒的三個過程。

具體來說,就是面要揉三次、摔三次、醒三次。

透過這三硬三軟,可以使得麵皮筋韌光滑,不漏湯,不掉衣。

這也是灌湯包的秘密所在!

總而言之,沒有好的麵皮,再好的餡料,也是發揮不出美味的作用。

他將做灌湯包的麵糰,揉了揉後,再次蓋上溼布,讓其再醒一次,就可以擀皮做灌湯包的麵皮了。

趁著這個時間,他打算先做餛飩皮和餡料。

這全國通吃的“餛飩”,各地叫法卻不一樣。

在江浙,餛飩就叫餛飩;而到了巴蜀,餛飩的名字叫抄手;湖北地區則是稱之為水餃或者包面;福建這邊又被稱之為“扁肉”or“肉燕”;皖南地區,以ah為主的,多是稱餛飩為“包袱”。

在廣州,餛飩又被稱之為雲吞,這是與英語“wonton“英譯而來的叫法。

而且,餛飩的種類,也各不相同。

常見的有鮮肉餛飩,也有豪華升級的鮮蝦餛飩、蝦肉餛飩、三鮮餛飩,還有清澹的菜肉餛飩、一看就有食慾的紅油餛飩以及炸餛飩。

總之,各種餛飩的種類和做法……

簡直讓人歎為觀止!

黃濤今日要做的餛飩,則是豪華升級的的三鮮餛飩。

為此!

他還特意讓葉老師她們,準備了蝦仁這一食材。

緊接著,他開始準備剁餛飩和灌湯包所需的肉餡。

他將葉老師和幾名家長清洗好的肉,放於桉板上。

先把肉切片,然後切條,最後切丁。

“剁剁剁~”

他雙手拿著菜刀,雙管齊下,有節奏地細細地把肉餡剁了一遍。

斜對面不遠處的林偉亮看了看黃濤剁餡的手法,表情不由得變了幾分。

好像確實有點本事啊!

這手法,倒是很不錯,確實像是學過幾年的。

雖說是第一次看黃濤剁肉的手法。

只看一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