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4 ? 楚王逝南北破裂
◎順國軍隊突襲晉城了。◎
遠在順國軍營的楚王奉命議和, 和順國軍都督慕容清及其幕僚談判了一輪又一輪,深知自己身在賊營,除了大周向順國稱臣這一有辱國格的條件,無論慕容清提出賠償多少軍費, 每年進貢多少歲幣絹帛, 他都一一同意,然而依然等不到順國鬆口同意他們一行人離營。亦不知秦揚謀劃的陰詭, 將使他成為大周滅亡的導火索。
楚王身上依然整齊地穿著大周的紫色圓領公服, 此時正站在營帳外, 看到深夜裡在軍營通道之間巡邏的一隊順國士兵, 近處還有近十名順國衛兵守在離他營帳三丈之內的地方。美其名曰守護他的安危,實際上乃監視。
一同前來議和的老王爺和文官武將都被分開安排在別的營帳,沒有商量主意的臣子, 只有一名隨身內侍。楚王沿路往前走,欲在軍營中散步打發煩悶, 剛經過守兵面前, 左右兩名守兵便伸出手攔住了他們。
“楚王殿下, 夜已深,煩請回軍營歇息吧!”
“你們……簡直太過分了!”
楚王與秦王是幾名皇子中與趙建面相最為相像的,看起來陰柔懦弱,品性也如趙建一樣膽小怕事。但自打進順國軍營後, 那些士兵就日夜不斷地監視他, 除了參與順國的和談宴會或是狩獵遊戲, 從來不得離開營帳三丈,饒是他再膽小怕事, 堆積下來的憤怒終究在今晚忍無可忍。
“讓開, 本王今晚就非要出去走走!”
為首的守兵絲毫不把敵國這名年輕的皇子看在眼內, 面對他的怒斥,非但沒退讓,還挺了挺身板,神態添了幾分不屑,在唇上一弧黑須的襯託下,顯得極為囂張。
“哼,楚王殿下,這兒不是南朝,可是我們大順的軍營,還望您守好大順的規矩!”
“你說什麼?”
楚王再怎麼也是一方大國的皇子,竟被一名小兵教訓守規矩,他當即氣急敗壞,抬手指著那士兵。
正欲爭回一口氣,身後的青衣內侍趕緊垂首道:“殿下,夜已深,外面風大,奴婢伺候您回去歇息吧!”
楚王的憤怒被內侍打斷,想到自己是來和談的,不想被順國抓住把柄,只好忍下屈辱,重重地哼出一口氣,拂袖往回走了。
內侍邁著匆忙的腳步跟上前,一踏進營帳,楚王就把憋得難受的怒火發洩了出來。
“這順國簡直欺人太甚,不知是誠心和談還是故意扣押本王,你說,本王該如何是好?”
內侍不知所措,楚王見他遲遲開不了口的樣子,無奈地嘆了口氣,坐回書案前。他不由得感嘆慕容清的手段精明,故意把他們分開,連個商量主意的人都給他折掉了。
他愈發覺得順國無心和談,很可能是將他和老王爺扣為人質要挾大周,他得想辦法和王叔聯絡上,籌劃離營一事。抱著滿腔的思緒,楚王躺在床上遲遲無法入睡。
營帳內油燈即將燃盡,剩下一抹昏暗的光。外面火光變得黯淡,也沒有了巡邏兵的腳步聲。不知過了多久,在萬籟俱寂中,楚王忽然聽聞一陣微弱的躁動聲,聲音漸近,很快就聽清有兵器的碰撞以及士兵的呼喝。
楚王驚坐而起,心裡暗忖,“外面發生什麼事了?”
同一時候,順國帥營依然燈火通明,慕容清穿著白色裡衣端坐在榻上,衣裳左邊從肩膀褪到肘處,侍女剛為她上完藥,正在纏上紗布。
“這一箭射得可真狠,都這麼久了傷口還未痊癒。幸好三公主有神祇佑護,箭沒傷到要害。”
侍女年輕嬌俏的臉上是發自內心的心疼,慕容清卻無暇理會,凝神陷入了沉思。腦海中自然而然地冒出了受箭傷當日,在通天谷山崗上指揮軍隊布陣的一抹緋色身影。
以往藉著向從天暗中傳遞的軍情,大周軍隊在順國騎兵面前不堪一擊,就連鎮守西北的強悍之師唐家軍也在她手下全軍覆沒。沒想到遇上這支軍隊,她不僅損失了幾萬兵力,還差點丟了性命,落得個狼狽逃竄的下場。直到如今,她的屈辱感仍然揮之不去。
逃回軍營後,她很快就命人打探那名紅衣女子的身份,才得知她原是大周的造反頭目,是洛蔚寧力保下來,並招安成為軍師的柳澈。
以一介女子身份立足大周禁軍,指揮著千萬男子,她倒想看看這個柳澈何德何能?此人,她遲早是要會一會!
正當她想得出神,營帳外傳來焦急的通報,“報……三公主,周軍闖進來劫營了!”
慕容清聞聲看向門外,侍女趕緊過去掀開簾子,一名士兵垂首立在門外。
士兵又道:“周軍突襲我營,欲劫走楚王!”
慕容清又驚又怒,旋即起身穿上衣裳,一邊怒道:“這個秦揚,劫營也不提前打招呼!”
手臂帶著傷,慕容清的動作一如既往的幹淨利落,很快就穿好衣裳,提起佩刀就往外走。
那廂,楚王營帳周遭陷入了激烈的廝殺,來劫營的幾百名大周士兵在順國士兵的團團包圍下不斷揮刀砍殺,篝火映照下,鮮血呈一條條弧度噴灑在刀光劍影中,嘶吼聲和慘叫聲交織一片,更有士兵陸續倒下的身影。
楚王被士兵護在中間,內侍還在幫他整理還沒穿好的外衣,雙腿已被士兵推著往前走,顯得狼狽不堪。好不容易他們才沖出包圍,但楚王至今不清楚事情的來龍去脈,有所顧慮地回頭看。
“本王就這樣走了,那議和怎麼辦?”
護在他身邊計程車兵道:“殿下放心吧,是洛將軍識破順國無意和談,故意扣留殿下的陰謀,特意派卑職前來營救的!”
楚王知道士兵口中的“洛將軍”是洛蔚寧,這才放心不少。雖然此前洛蔚寧不管他身處敵營的險境,仍然北上進兵打了順國一個三戰三捷,他因此對此人甚為不滿。但後來他被扣留在此多日,終於證明洛蔚寧當初的做法是正確的。他現今也認為順國無心議和,與洛蔚寧的想法不謀而合。故而聽到這些士兵是洛蔚寧派來的,心裡就踏實了許多。
他想起與他同來議和的王爺,又急問,“那王叔呢?”
士兵又道:“殿下放心,老王爺那邊有人營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