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2 ? 紫微星愈明
◎那星星便是洛蔚寧◎
楊晞趕忙讓李超廣進入院子, 剛進屋內,李超廣就雙腿一彎,咚的一聲跪了下來。
“夫人,對不起!”
他的眼眶盈滿了淚水, 昏黃的油燈映照下分外晶瑩, 映出臉上的內疚和痛苦。
楊晞坐在鼓凳上,望著李超廣, 眼裡有種難以置信。看著這段日子李超廣的所作所為, 她完全相信對方是心甘情願叛變, 她早將他視作無恥之徒, 不抱希望了。今夜李超廣卻突然來訪,換上了從前那張赤誠的臉,再度燃起了她的希望。
“所以你真的是被他們逼的?”
李超廣搖了搖頭。
“那你為什麼要這麼做?”楊晞疑惑。
李超廣哭著道:“寧哥沒有投敵叛國, 真正與順軍勾結的是秦揚和向王爺,他們一個在邊疆一個在朝廷, 害得唐家軍全軍覆沒, 害死了許多將士和百姓, 將所有人都玩弄於鼓掌之中,阿廣投靠他們,實在是……逼不得已。”
當日洛蔚寧和李超靖引開敵軍,協助他突圍趕回汴京帶走楊晞和洛寶寶。無奈自己身體不爭氣, 淋過一場雨, 加上日夜不停地趕路, 肩膀的傷口發作,他感到渾身滾燙、痛得直冒冷汗, 就這樣暈倒在路上。
本以為自己活不下來, 沒想到被一名隱居山裡的長者所救, 反複燒了五六天,所幸長者本就是大夫,硬是把他 從鬼門關拉了回來。正是這場大病耽誤了他的行程,當他策馬回到汴京外圍之時,秦揚已經領著大軍進入汴京了。
城門緊閉,禁軍守得密不透風,他自責又痛苦,想到洛蔚寧犧牲性命助他突圍,他卻辜負了她的使命,他多次痛哭、自責,在自盡和投降兩個選擇中掙紮了許久,最後想起洛蔚寧對他說過的一句話。
“記住了,無論用什麼辦法,都要把巺子從汴京帶出來。”
他道:“沒錯,寧哥說過無論用什麼辦法,都要把夫人您帶出汴京。我都還沒想盡辦法,就這麼自盡,到了泉下有何面目見寧哥?”
聽了李超廣說完他和洛蔚寧、李超靖三人窮途末路,到助他突圍,再到他為何投敵後,楊晞十分震驚,這裡面的訊息實在太多了:
李超廣為了完成洛蔚寧的託付,不惜忍辱負重,投靠敵人;
洛蔚寧的確是被秦揚殺死的,想必幕後策劃的也是她父親;
洛蔚寧盡管窮途末路,臨死前最掛念的仍是她的安危。可明知圖謀者是她父親,顯然她不會有性命之憂,但洛蔚寧為何到死也要李超廣回去帶她撤離汴京?
楊晞的頭腦短暫地出現了混亂,花了許久才整理好思緒,她看著李超廣緩緩站起來,想到他為了完成洛蔚寧的遺託,本來一個踏實善良的男兒,不但違背自己的意願投靠敵人,還親手處置過同袍的眷屬,親手劫掠、傷害老百姓,她不禁感到心疼。
“阿廣,這些日子著實委屈你了。”
“我做了那麼多壞事,寧哥泉下有知,是不是不會原諒我的?”
楊晞雙手握著李超廣的雙臂,扶著他站起來,安慰道:“不會的,阿寧會理解你的。你快起來再說吧!”
李超廣壓抑多日,今夜終於敢對楊晞宣之於口,禁不住放肆痛哭,楊晞讓小女冠端來一碗熱茶,遞過一方厚厚的巾帕,過了好一會李超廣才漸漸冷靜下來,繼續向楊晞訴說前事。
當日他跟隨其他禁軍潛入汴京,然後就去“投靠秦揚”,為了取信於敵人,他不惜主動提出作證人誣陷洛蔚寧叛國,並仿照洛蔚寧的字跡給楊晞寫休書。饒是如此,對方仍沒有完全信任他,將他分配到鄭銘手下繼續測試,鄭銘故意派他帶人查抄太子黨官員的府宅,囑咐他的手下監視他,他為表忠誠,不得不對同袍的眷屬下手,不得不做傷害老百姓的事。
如今皇帝已死,向從天如願當上攝政王,城內恢複風平浪靜,而鄭銘和秦揚終於完全信任了他。這些天他們顧著彈冠相慶,他便趁著休沐日潛伏在楊府周圍,看到楊晞乘馬車而出,一路跟蹤到此處後折返,到了深夜才敢上門相見。
“我知道自己作惡多端,死了是要下地獄的,但為了寧哥的託付,一切我都心甘情願,所以夫人你一定不能放棄,不然寧哥就白死了!”
楊晞神色悽然,眼睛也簌簌地落著淚。偏偏她決定餘生常伴青燈之際,李超廣就帶著洛蔚寧的遺願來了。
“阿寧已經死了,我離開汴京又有什麼意義?”
李超廣聞言,又道:“現在攝政王出城與順軍交涉,他們本就互相勾結,相信順軍拿了好處就會撤軍,汴京城門很快就敞開了,阿廣會想盡辦法帶你和寶寶離開的,夫人您就聽寧哥的話好好生活下去。”
楊晞想起洛寶寶,自己始終沒忘記她在獄中,打算等出家的日子擇定後回去一趟,請向恆幫忙打點把寶寶從天牢救出,再安排林姥姥帶她回瀛海故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