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等實在未能想到,救百姓危難,驅潼城蟲豸的太守姑母,竟會這般年輕,上一次是我等唐突了,咱潼城的巾幗英雄,可千萬不要見怪啊。”鄭統滿臉堆笑道。
孫家史家連王家的老爺也一起列席陪坐,各人口中輪流走了一遍極盡溢美之詞。
李尋到了潼城之後,這些老爺們認定他是太守姑母尋來的面首,想從他這裡找一個口子,再爭些未來的實惠。
但卻與李尋府衙的同僚一樣,挨著個的被李尋罵了個狗血淋頭。不過,倒也從他嘴裡得知了太守姑母的真實年紀。
這幾位誰也沒想到,自己一把年紀了,卻還要討好奉承一個小娘子,私底下各自都覺得喪盡了顏面,可真到了場面上,誰也不比誰遜色半分。
只聽溫故言道:“我平日裡不喝酒,唯一一次還是與楊萬堂喝的。今日各位老爺願意過來相聚,我便也不好掃興,就與各位喝上幾杯。”
溫故說完,將杯中酒一飲而盡。可在場諸位一聽她這般說話,心裡面都摸不準她今天又要做些什麼事,各自乾笑幾聲,就也陪著喝了。
“太守姑母處置楊萬堂,替潼城百姓除了禍害,當真是老練周全,讓人欽佩。”鄭統乾脆順著溫故的話往下說。
“我年紀尚輕,只是隨性做了,稱不上老練周全。楊萬堂之流除之雖也不難,但我也不願見再有第二個第三個。所以請各位老爺幫我看著,若有誰想仿照楊萬堂行事,可千萬要提點著我一些。”
溫故一杯酒入喉,說話間臉頰已然有些微紅,映得整個人更嬌俏了許多。可就是這樣一個人,說的卻淨是些不與外貌相符的話。
各位老爺心想這小娘子威脅他們,連藏都不藏,不知是醉了,還是根本沒把他們放在眼中。但都先連忙應了,不敢耽擱。
“那是自然,太守姑母在此,潼城哪還會有楊萬堂。”
“是嗎?”溫故笑道,“那最近各位都挑了些青壯入府,我還當也是要養私兵呢。”
溫故的語氣當中只有醉意,聽不出惱怒責怪或是其他什麼,可在場諸位聽了,無論是舉著杯的,還是作勢在笑的,全都僵在一處。
可鄭統卻似早有準備一般,解圍道:“哪裡有什麼私兵,我們就是要給城中府宅,城外莊上添些勞力,除此之外,也想為太守分些憂。”
鄭統說罷,一直侍候他在身邊的鄭德立時會意,連忙出了院子,片刻又轉回來,而與他同回的,卻是十餘個容貌不同,裝束各異,卻都風姿俊朗的年輕男子。
這回輪到溫故僵住了。
這些男子,有攜帶畫軸浪子打扮的,有手握書卷書生打扮的,有佩持長劍劍客打扮的,甚至還有柔媚嬌弱近乎女子的。
這十餘人在院中一字排開,不需鄭統示意,為首的“浪子”先行出列,大大方方道了一句:“劉若風問小姐安。”
此時站在溫故旁邊的知夏還沒明白鄭統的意圖,只是看大小姐似乎想飲酒,便又把酒斟上。
溫故立時飲了,心想,這酒可真辣啊。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