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春花回頭看了一下,見黎洪林回自己屋裡去了,這才說起了老太太的身世。
趙老太太姓李,叫李雲秀,她爹叫李國文,是水北人,解放戰爭時期是國民黨中將師長,水北南門守將。李國文有一個妻子兩個姨太太,妻子和大姨太太都沒有孩子,只有二姨太太育有一子一女,兒子叫李風鳴,女兒叫李雲秀。雖是姨太太所生,李雲秀和李風鳴打小都很受李國文溺愛,延請名師,教導詩文,給她兄妹倆打下了很好的國學基礎。據李雲秀講,她哥哥李風鳴詩文俱佳,她則以書畫見長。
水北戰役時,她16歲。解放軍攻進北門後,李國文帶著警衛連保護著一家老小南逃,途中遇到解放軍的圍城部隊,一家人被打散了。李雲秀被衛士趙永碩拼死相救,二人化妝成農家夫妻,一路要飯逃回趙永碩老家。
趙永碩一直在水北一家飯館當學徒,水北戰役前不久才被抓了壯丁,家鄉父老沒有人知道他當兵的這段經歷。所以,趙永碩回到家鄉後就編了一套說辭:因為打仗,老闆一家人全死了,只剩下一個閨女,因為無依無靠,就跟了他。
他的這套說辭並沒有引起人們懷疑,於是夫妻二人平安地隱藏下來。
別說“文革”時期,就是現在,兩岸也沒有結束敵對狀態,這個身份要暴露,對趙家來說絕對是滅頂之災。若非永梁是趙春花絕對相信之人,她是不會透露半個字的,就連當年的王永水她也不曾透露。
因為熟知未來,永梁知道,再過三年,首批迴大陸探親的國民黨老兵就會踏上祖國的領土,到那時,兩岸的敵對狀態才逐漸解凍,到時還不知有多少人會以有一個臺灣親戚為榮。
永梁對趙春花說道:“姐,現在兩岸關係已經有所鬆動,不出三年,就可能會徹底結束對抗,如果老太太的親長逃到了臺灣,說不定,老太太還能見到他們哩。”
“要是那樣,可太好了。我雖然對傳說中的姥爺一家人沒有什麼感情,但老太太這些年太苦了。所有的思念全埋在心裡,而不能對人述說。”趙春花說到。
“還有一個問題。姐,老爺子不生氣了?”
“這麼長時間了,哪能還生氣?畢竟是自己的親閨女。”
“那他還在大眾飯店當廚師?讓他來幫秋月不好嗎?”
“他不來,覺得自己是正式工,要是丟了太可惜了。”
“老太太的書畫估計這些年也撂下了。姐,讓老太太和秋月來家住吧,反正你那屋再住兩人也綽綽有餘。我給她準備好文房四寶,閒時我也跟老太太學學。”永梁說道。
“那怎麼行?秋月一個人也忙不過來,還少不了她照應。”
“姐,我有個想法,你看行不行?”永梁把自己想把良恩飯店做大的意思說了一下。
“永梁,要不說姐佩服你呢,你這腦子真是好使。這太好了,要是梁恩飯店幹好了,有一套自己的管理模式,咱以後可以把酒店開到任何城市了。”趙春花聽了永梁的設想,兩眼發亮,為永梁的想法叫絕。
“姐,咱說幹就幹。你去把我的意思跟老太太和秋月說一下,徵求她們的意見。我呢,下午就去找張書記,看看他能不能幫上忙。如果官面上的事解決了,後續的事就好辦了。”永梁說道。
“好的。估計老太太和秋月沒什麼意見。”趙春花說道。
兩人計議已畢,下行就開始分頭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