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正常的男人總會有剋制不住的時候,比如眼前有個毛茸茸又很懂事的家夥。”——張都尉。
119.
“參見巡撫大人。”張車前和幾位武官並排而立,不動聲色地觀察著廳堂裡的人。
沒想到此次的巡撫竟是一個年輕貌美的宦官,展顏一笑,昳麗異常,看呆了堂中下人,平白折了許多碗盞,一時間求饒聲紛紛。
“碎碎平安。諸位免禮。”他心情很好似的,命手下端來幾只蓋著紅綢的盤子,“前日忽聞隨州叛亂,多虧諸位裡力挽狂瀾,救民眾於水火,聖心甚悅,加倍封賞。”
幾只盤子被一一捧到幾人面前,紅綢仍蓋著。
巡撫下了座,緩緩踱步而來,“幾位大人剿滅叛軍,居功至偉。想必射藝都是精絕。”
幾人紛紛道:“不敢。”
巡撫又道:“身具百步穿楊之能,定知曉一個道理,開弓便無回頭箭。可若是在一條道上走到黑,永世不得翻身,豈不可惜?”
武官多是直來直去的漢子,哪裡禁得他文縐縐地下絆子,個個憋得一臉豬肝色。
張車前是聽懂了,但裝著一副沒聽明白的樣子。
巡撫見好就收,“幾位大人英武不凡,咱家看著喜歡,囉嗦幾句,還望莫要見怪。今晚便由本巡撫做主,請諸位同飲禦酒,一醉方休,如何?”
“多謝巡撫大人。”幾人得救似地趕緊撤了。
120.
到了驛館,他們才稍微放鬆下來。除卻一名近幾年才提拔上來的靈璧校尉有些拘束,其餘人都已經很熟悉。
戰場上廝殺出來的交情,雖因職務之故不常見面,倒比那些每日相見的更親近些。
大家夥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全是都苦哈哈地笑。見個巡撫比殺敵三千還累。
“往常的巡撫皆是由大理寺卿派的,今年怎的,來了個內官?”光州都尉最心急,憋了一路可算問出來了。
“這……”大家面面相覷,這也正是他們想知道的。
“若我沒猜錯,他或許就是宮裡那一支被賜了禦姓的內官。”張車前忽然道。
“禦姓”二字一出,大家的目光都閃爍和探究起來。
“當年先帝遭親弟逼宮,內官魏國良因救駕有功被賜了禦姓。後來他年紀大了,就從族中選了一個父母雙亡的孩子帶回宮裡,認了義子,這個義子便跟著他用了禦姓。”
這麼一提,大家都想起來了,“是有這麼回事,而且據說這孩子長得好,又機靈,一進宮就得寵,跟在太後身邊。”
“不對啊,”光州都尉又道,“再得寵那也是後宮的事,怎麼會就成了巡撫?”
本朝祖訓,後宮不得參政。
張車前低聲道:“年頭進宮參聖,我曾見過他跟在萬貴妃身邊,似乎與萬家人很是熟稔。”
眾人紛紛倒吸一口涼氣,萬家人!萬貴妃的父親可是當朝太宰!一人之下,萬人之上!
“了不得,難怪這麼多人都巴巴地割了要進宮去做太監,原來這麼有出息。”宣城校尉促狹道。
光州都尉更是一針見血,“好大一頂綠帽子,皇上戴得倒也安穩。”
大家不懷好意地鬨笑起來,張車前環視一圈:“咱們關上屋子說話,開了門窗就忘,切不可讓旁人知道。”眾人都點頭稱是。
作者有話要說:
端午安康,謝謝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