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推薦票!)
“站住,別跑!”
這天下午,稻花裡的眾人都籠著袖子,樂呵呵地看著裡中的日常——季嬰又被他老父追打了。
“乃公辛辛苦苦將你養大,讓你三個兄弟都分居出去,就想著兒子裡你最沒本事,將田地留給你,往後讓你替我養老,不曾想,你竟要跑去做什麼亭卒!就你那瘦胳膊,被盜賊殺了怎麼辦?”
季嬰父追了一陣跑不動了,扶著牆,氣喘吁吁地開罵道:“早知如此,還不如當初生你時,直接溺死算了!”
“父!”季嬰雖然跑得上氣不接下氣,但還是回頭貧嘴道:“我聽說生子弗舉而殺之,可是犯法的!”
“你這不孝子!”季嬰父一聽來勁了,再度扛起耒耜,朝不成器的小兒子打去:“我現在打死你也不遲!”
稻花裡的眾人看著這熟悉的場面,肚子都笑疼了,還有人起鬨道:“仲翁!要不要吾等代勞,去官府告季嬰不孝忤逆,讓令吏判他個謁殺?”
別以為只有儒家才提倡孝道,法家主政的秦國也倡導,而且直接在律法中規定:老子打兒子,不犯法,可以往死裡打!若是兒女忤逆不孝的話,做父親甚至可以向官府申請,官府可以幫你當場殺了他!
“滾,我家的事,汝等休要管!哎喲……”
雖然知道是玩笑話,但季嬰還是氣得大罵這些看熱鬧不嫌大的人,卻不防被老父追上,屁股捱了一腳……
於是整個下午,稻花裡都充滿了快活的空氣。
但距離此地不遠的雲夢鄉泥灘裡,小陶遇到的事就不那麼讓人開心了……
……
泥灘裡一如其名,乃是雲夢澤邊緣乾涸後留下的一片曠地,是個除了泥巴外就別無他物的窮地方,小陶家就住在這裡。
和黑夫在岔路口分別後,小陶就扛著在縣裡用錢換的一大袋粟米,艱難地走在路上,鄉下道路狹窄而不平,有的地方還積水,等他一腳深一腳淺走到里門外,已經是十一月二日中午了。
剛進里門,小陶就遇上了麻煩。
“這不是小口吃麼?”
幾個倚靠在里門內的年輕人看到了小陶,便笑著圍了過來,瞧著他腳下的新履,背上的那一袋糧食,嘖嘖稱奇起來:“吾等服役歸來,都是一身破衣爛衫,你這小口吃卻還穿上了新履,哪來的?”
小陶體格瘦小,又口吃,從小到大,沒少受到同齡人欺負,他只得低著頭,結結巴巴地說道:“是……是更卒,什長……給我的……”
“還有這麼好的什長?”
那兩個年輕人面面相覷,又看小陶肩上沉甸甸的糧袋,便轉而露出了笑:“這糧袋如此沉,怕是有一石重吧,來來,吾等替你背!”說著,便笑嘻嘻地要來奪他糧食。
小陶哪能不知道,這二人就喜歡欺辱自己,此次也沒安好心,說是幫自己送糧,其實是要找藉口向他索要些粟米,少不了勒索他一斗、兩斗的。
於是小陶猛地後退,將糧袋一放,掏出了懷裡的匕首,狠聲道:“別……別過來!敢奪我糧,就讓,就讓汝等見血!”
這可嚇了二人一跳,像是看一個陌生人一樣看著小陶。
換了以往,小陶肯定忍氣吞聲,任由他們欺辱。可經過這個月服役,他不知不覺有了些改變,更別說,這些是小陶家救命的糧食,一粒他都不捨得給別人!
二人也就欺負他老實,一旦小陶拔刃反抗,卻也不敢將他怎樣,加上裡監門也探頭出來檢視,便罵罵咧咧地走了。
小陶鬆了口氣,提著糧袋,走到閭左自家門前……
破甕作窗戶、用繩子繫著戶樞,真的是“甕牖繩樞”之家。
泥灘裡本來就窮,小陶家更是裡中出了名的窮困潦倒,而且大家都對他們家避之不及,畢竟他母親是得癘病死的。
小陶嘆了口氣,推門而入,院子狹小,他那同樣瘦巴巴的父親正有氣無力地蹲在院子裡烤火,聽到門響,抬起頭看到小陶,卻沒有絲毫驚喜的神色,直到小陶將糧食放到他面前,他那深陷的眼眶裡才重新浮現出一絲神彩來!